​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协同作业

中国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一样成千上万地组队协同作业,有望为高效靶向给药和体内成像提供解决方案。这一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这一研究显示,这种呈花生状的磁性机器人长3微米,直径2微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约四十分之一。由大量这种机器人组成的群体可在旋转磁场的调控下变为长链,在狭长的模拟毛细血管中穿行。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协同作业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论文作者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晖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机器人之间通过非常小的作用力交流,形成一个动态系统,就像蚁群用触觉或气味交流一样。


谢晖说,大自然中,群体协作可解决个体无法胜任的复杂问题,如蚁群可搬运超重猎物、鲱鱼群可捕获非常警觉的桡足类动物,研究人员受其启发,构建了微游动机器人群体,使其具备快速的环境应变能力和多任务机动功能。


研究显示,这些机器人能够模拟自然界的蚁群和鲱鱼捕食阵列,完成大负载可控输送与大面积同步集群操作。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协同作业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谢晖说,这种机器人将来可用于医疗方面,比如通过体内导航控制,成千上万个装载药物的微游动机器人组成的群体可直达病灶部位,识别并攻击病变细胞,还有望留存在体内监控健康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方法。


事实上,在全球许多顶尖的机器人实验室中,都在研发这种微小机器人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大型智能机器人,在一部分科学家眼中,这还是通向人工智能的正确路径。


卡耐基——梅隆大学野地机器人学中心曾经花费10年时间制造出一台名为“漫步者”的机器人,每走一步,它都要更新头脑中的环境轮廓图,作为头脑的中央电脑可以管理“漫步者”的激光成像仪、传感器、气压足肢、齿轮箱和电机马达,这个脑袋被一条长长的电缆连在机器人身上。


“漫步者”重2吨,有两层楼那么高,它最初的研发目的是用于做远地行星考察,不过它的“父母”很快意识到,这样的大家伙永远不可能离开地球,因为根本没有那么长的电缆。如果用无线控制,那么在火星的“漫步者”需要等上一分钟才能接到地球发出的指令,当它迈出一小步时,微型磁力机器人可能已经跑了一个来回了。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协同作业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明白了这点之后,该研究团队开始制造像蚂蚁一样的机器人——它们不必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只要保持工作就行。“去掉大脑。”美国著名机器人专家、人工智能研究先驱罗德尼·布鲁克斯找到了新的方向。启发了一些哲学家重新审视人类的智力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丹尼尔·丹尼特就指出,大脑有一个中心的想法是错误的,所谓意识,是从一个由许许多多微渺而无意识的神经环路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涌现出来的。


83
77
0
20

相关资讯

  1. 1、数控机床发展趋势2991
  2. 2、华为、展锐、联发科齐发力开创中国“芯”未来4174
  3. 3、AR边缘云技术分析AR云的定义和重要作用3905
  4. 4、NI发布最新PXI和PCI接口3136
  5. 5、浅谈智能电网应用中开关的重要性1908
  6. 6、嵌入式导航系统如何设计实现4248
  7. 7、工信部总工程师:工业APP数量接近1650个1685
  8. 8、降压式DC/DC转换器LT3590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3391
  9. 9、基于低通滤波器的PWM输出电压实现DAC电路的设计199
  10. 10、怎么快速判断变频器好坏16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