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如何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困境

制造企业如何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困境_设计制作_MEMS/传感技术

    毋庸置疑,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G应用的核心场景一定是新型制造业,并以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标志。没有5G,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换一个角度说,5G技术赋能如果偏离现代制造业,均可以认为是5G资源的浪费     ,       更多信息尽在振工链       。    

 当前,对5G应用场景的描述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这显然是对5G技术赋能理解上的误导。  

 基于对相关企业的实地调研,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中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       更多信息尽在振工链       。    

 第一,制造企业对5G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5G在工业生产流程应用的路径、5G能解决工业生产的什么问题,以及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智能化数据采集关系的认知,仍是雾里看花。因此,制造企业难以准确地向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和软件设计公司提供数字化应用的完整架构,难以向运营商展示基于数字化生产的生产流程架构和明确的需求。特别是在选择组网方式上,对基于企业内部环境的NSA网、SA网、企业电缆利用、已有固网等问题,以及网络资源的整合与选择,缺乏基础性的技术研判。  

 第二,电信运营商积极性高,但对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缺乏基本了解,网络设计与企业生产流程脱节。  

 第三,由于企业对5G应用系统架构缺乏了解,因而在软件设计中,基本采用的是切块开发与外包的方式,严重影响软件在不同应用阶段的迭代、升级和互通。  

 由此可见,制造企业、电信运营商、软件设计公司,三者看似在共同开发建设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相互脱节的。这不仅导致投资效率低、重复建设,而且正在建设的工业互联网也有可能与建设目标“脱节”     ,       更多信息尽在振工链       。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可从三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第一,厘清概念,不要将工业互联网与工业物联网混同。工业互联网是基于设备生产流程以及设备内部各类元器件运行状态的数据互联,是基于生产流程和设备智能控制的数字化生产体系。而工业物联网是基于生产企业设备外部整体运行状况的连接、识别、共享、控制和产品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体系。目前,在NSA组网环境下,国内企业主要建设的是工业物联网。  

 第二,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对生产企业、试点企业和电信运营商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培训,重点弥合两者之间的“代沟”。  

 第三,在当前SA网络、切片技术、边缘计算、大数据中心数据加工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尚不成熟的背景下,5G技术赋能新型制造业应以工业物联网为主。


32
193
0
51

相关资讯

  1. 1、Win7怎么给硬盘加密码保护?Win7系统为硬盘设置密码的方法3341
  2. 2、火箭闹钟怎么使用?火箭闹钟使用方法193
  3. 3、Win10设置快捷键在哪?Win10系统的快捷键大全2829
  4. 4、企业微信如何设置快捷键?企业微信设置快捷键的方法4934
  5. 5、微软账号怎么注册?微软账号注册详解2917
  6. 6、如何使用ps解析后期将古风人像照片发色变黑1790
  7. 7、易信怎么清除朋友圈的动态照片?易信清除朋友圈的动态照片的方法3368
  8. 8、win8系统开机太快了进不去bios怎么处理?2881
  9. 9、Win732位旗舰版系统下怎样快速升级驱动?758
  10. 10、Win7旗舰版系统桌面卡死怎么办?470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