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国制造”,小到指甲刀,大到汽车,但凡是德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似乎都备受人们青睐。据统计网站Statista与市场研究公司DaliaResearch对全球43000名消费者进行的调研表明,“德国制造”在消费者心中的喜爱度位居第一。其中,德国产品的普遍标签为“质量”与“安全”。
代代积累专心做好一件事
在德国,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经过一代代人的技术积累和坚持,将自己专注的产品不断臻至完美,他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为“隐形冠军”。在过去的25年中,提出“隐形冠军”概念的赫尔曼·西蒙收集了全世界3000家隐形冠军公司的数据,其中德国拥有1307家隐形冠军企业,是数量最多的国家。
德国拥有如此多的隐形冠军,很重要的原因是德国人对产品的思考并不仅限于“将产品做出来”,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
以德国Wurth公司为例,Wurth公司是全世界螺丝销售额最高的企业,它有个很小的发明:在建筑业要用大量的螺丝和螺丝刀,但是要找到大小正好合适的很费时。因此他们进行了创新,就是在同等规模的螺丝和螺丝刀上贴个同样颜色的小标签。这些完全不是高技术的东西,却对顾客的价值非常大。类似于Wurth公司的德国企业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通过一代代人的积累,将自己专注的产品不断改进,使其用户能够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据了解和调查,德国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一个细分领域,集合几代人的力量与智慧,去把某一件产品做得更好。
高瞻远瞩用利润换取更高质量
德国的产品往往在价格方面会高于同行业其他产品,在其他厂家都在靠低价吸引用户的时候,德国企业却偏偏选择把产品质量做到更好,提升产品可靠性,用产品优越的性能、质量与服务来吸引客户。在发展过程中,德国企业更多考虑的是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而在于它的质量、专有技术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相关数据显示,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称得上世界领先。在机床行业,德国制造的机床也是质量和稳定的代名词。哈默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格劳博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因代克斯的车削机床......每当业内人士提到这些德国机床的时候,往往会对它们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大加称赞,甚至如今很多生产厂家还愿意花钱去购买这些品牌的二手机床来进行生产。
社会差异德国工人更能潜心工作
德国的社会环境尊重有技术的、勤劳本分的职业,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读技工学校并不可耻。德国的蓝领工人毕业于技工学校,实习于各大工厂,实践经验丰富,毕业之后收入可观。一个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可以轻松养家。此外,德国众多的“小企业”都愿意去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来从事相关工作,使得很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这也是德国并不缺少优秀工匠,进而能造出优质产品的又一原因。
反观中国的社会现状,工人面临薪资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低、职业提升路径狭窄等众多问题,机械技术工人的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技术人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制造业的源泉,一条大河在源头上出现了断流,整条河流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制造一样能焕发光芒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来说,笔者认为更多的是要学习德国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他们对技术工人的态度。真正能够获得好口碑的产品,永远都是以质取胜的,而不是靠低价格抢市场的。同质化严重、大打价格战,这样的恶性竞争只会使整个行业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之中。
除了提升产品质量,德国对于技术工人的重视同样值得学习。在大力宣扬“工匠精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切实提高工人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工人也有幸福感,让年轻人也愿意继续留在机床行业中。这样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道路上,才不至于后继乏力。
只有实干才能兴邦,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持续稳定的人员更替,才能保证永远历久弥新。德国制造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必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现在中国也有很多机床企业正积极转型,不断在高端机床领域发力,在脚踏实地的做产品、提服务。只要中国机床企业都能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中国制造何愁不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