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
汤唯:与人对骂,过瘾!
3'16''
8064
汤唯:与人对骂,过瘾!
收起
腾讯娱乐专稿(文/付超)
[适宜人群]
1、 身背“小三”身份的憋屈男女:爱情比道德重要。
2、 失意落魄中年男:离婚不要紧,请修行内功。
3、 想去美国生孩子的产妇:但要学海清( 微博 ),别学汤唯。
[不适宜人群]
1、受不了汤唯“文艺女神”形象破灭的人:任何人大肚子都不会文艺,包括汤唯。
2、受过小三之苦的人:小三怎么配说爱情!
3、道德观比较传统的人: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一个怀孕的小三,在美国待产期间,与一个离婚中年男相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故事,怎么看都必须与道德干上一架,但就像《泰坦尼克号》把一个劈腿故事讲成了爱情经典一样,《北京遇上西雅图》因为避开了道德命题,纯粹地很美丽。
看汤唯和吴秀波( 微博 )谈恋爱:意料之外的形象,意料之中的火花
《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汤唯不文艺了,吴秀波则不魅力了。但鉴于负负得正的理论,两位在形象上的同时颠覆,依旧保持了火花。
关于汤唯,鉴于她一直没有男朋友,生孩子应该是件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儿,所以能在片子里看她大肚子,对粉丝来说,应该是满足歪歪的性感体验。她也经常在采访时说,现实中的自己大大咧咧,那除了在片子里看到怀孕的汤唯,你还能看到一个“现实中”的汤唯。
至于吴秀波,鉴于他的年龄和长相实在脱不掉“有故事的人”和“沧桑”之类的评价,所以在外形上,他即便留起了大胡子,也难逃“吊儿郎当”的第一感觉。不过,在薛晓路导演的调教下,吴秀波大多数时间安安静静,慢半拍的表演状态,还是让人多少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沉稳。
这一动一静的调整,让两位主演的合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决了依赖演员花火这个爱情片大难题后,《北京遇上西雅图》彻底扫清了自己最后的观影障碍。
看得到爱情细节:你当医生的时候好帅
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样,男女相爱,表白是件困难事儿。对大多数爱情片而言,如何把这事儿处理好了,这片子即便不成,也保住了至少一个经典场景。《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了一句话。汤唯被送医院时,吴秀波在旁娴熟地嘱咐急救医生该一二三四怎么办,都快要昏过去的汤唯用汗津津的手抓着吴秀波大吼一声,“你当医生的时候好帅!”
是什么让一个快要昏厥过去的孕妇在这个时候还能觉得一个男人“好帅”?当然是爱情。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爱情故事很俗套,但许多诸如此类的爱情细节让人触景生情。平安夜,孤男寡女同时落单,聊天后感情倍增;女的是小三,男的是DB(吃软饭的),碰一起自然感情再倍增;期间少不了的自然是误会和吵架,更少不了的是和解与相知,一个迷茫的失足少女,遭遇低潮期中年男的故事,结局你肯定早早就能猜到。
但俗套的结局之外,你肯定或多或少会对过程中的某个细节感同身受。因为爱情的桥段大同小异,每个人的痛与快乐也形状相似。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遇上西雅图》不是童话,而是寓言。
看不到道德批判:理解万岁是基本立场
吴秀波说了,这是部以汤唯的角色为视角的电影。自己的角色之所以这么优秀,是因为汤唯眼中的自己,就是这样“好帅”。“好帅”之外的其它情绪,那是续集才会要去说的事儿。
简单来说,《北京遇上西雅图》讲的是爱情,与道德无关。
刨除道德批判是个聪明选择,因为爱情是道没有答案的论述题,道德更多情况下是道有倾向性的是非题。薛晓路导演也说了,自己拍片的态度是理解万岁,一部分期望是去通过影片来反映“小三”们“光鲜”背后的困境,是来寻求理解的。换个角度来吃透这句话就是,小三们的爱情也很纯粹,别把道德上的骂名,扣在纯粹的爱情上。
所以呢,即便一出场就暴露了小三身份,但刘仪伟声优出演的老钟,根本没什么戏份。汤唯只不过先爱上了有老婆的刘仪伟,后爱上了离婚的吴秀波,她同时爱上的只有一个人,至少对她而言,爱情的纯粹性成立。
其实呢,关于小三这件事儿,两性的一般态度是女性恨之、男性同情之,薛晓路导演身为女性能如此保护汤唯这个角色、给她找个出路,蛮意外的。
分级讨论
1、片子特别纯爱,一个吻都没有。更别说粗口什么的了。适合所有年龄达到谈恋爱标准的人。
2、有一小段酗酒场景,以及一句半遮半掩的性暗示,但《生化危机5:惩罚》这种血腥残暴的片子都能上,这点儿真的纯洁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3、还是有两点需要提醒。第一,去美国生孩子似乎不是合法的事儿;第二,爱情虽神圣,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不要破坏人家庭比较好。俗话说得好啊,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