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国际首个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该芯片基于逆向质子交换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波导(PPLN),实现了多通道光子非线性频率转换,且频率转换过程中保持光子的量子特性不变。该成果由量子探测与波导器件实验室张强教授、谢秀平高工、郑名扬副研究员等人合作完成,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近年来,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单光子成像与远距离量子存储器方面,亟需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为满足研究与应用的需要,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开创性的研制了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该芯片由34通道波导及34通道的光纤阵列进行双端耦合封装而成,芯片设计用于1550nm波段单光子信号和1950nm波段泵浦光进行非线性和频。实验表明,各通道的1550nm信号光平均转化效率为60%,可媲美于商用单通道PPLN波导芯片。同时,研究团队利用该芯片研制了阵列式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达到了各通道平均探测效率23.2%、平均暗计数557cps,及相邻通道间隔离度大于71dB的指标。该阵列式探测器在高速量子密钥分发、深空激光通信、单光子成像及激光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研究人员利用该量子频率转换芯片成功实现了多通道的差频转换实验,实验表明该集成化芯片将对远距离多模量子存储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504300,2017YFA0303902,2017YFA0304000)、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ZZY0102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LLZ003)、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的资助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