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需要 存储 正呈指数增长,数据的存储方式正在随着数据自身结构和体量而发生变化,云备份的存储方式正在升级到对象存储。
什么是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是将数据读写和元数据分离,基于OSD(对象存储设备)构建的存储系统。面向海量 大数据 问题(如存储万亿的视频、图片,照片或海量数据归档等),对象存储提供的存储方式,便于大数据分析。
5个维度定位
20年前,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的对象存储设备(Object Storage Device)工作组发布了ANSI的X3T10标准,对象存储从彼时开始出现,但真正的落地实践却是在近一两年。
面向PB级数据,对象存储提供了大容量,且能够长期保留弹性能力的方式。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从分析、归档、备份、内容分发和云存储五个维度出发,IBM的Cloud Object Storage、Hitachi Vantara HCP等企业都拥有成熟的对象存储产品。
对象存储有6优势
对比传统的 NAS 存储和SAN存储,对象存储在数据存储成本、可用性、容量、可扩展性、容灾备份能力和性能方面存在优势。通过独立于底层硬件对对象存储进行额外抽象化处理,让智能软件解决任何复杂性,因而使用、管理和维护都非常简单。
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是长期以来主流的企业方式,其中NAS属于文件存储方式。文件存储长被视为对象存储的竞争者,而块存储则不然,对象存储的出现让块存储系统很多情况下成为对象存储的补充。今天,已经有大部分云计算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对象存储产品,例如 EMC ECS弹性云存储就在自己的企业数据中心内安全地实施对象存储私有云,形成智能的混合云方式;AWS也推出了AWS云对象存储服务。
命名空间不受限制
EMC的对象存储数据服务架构师Mark O’Connell表示:“在存储系统中,每个数据项的位置在命名空间内进行标识和管理。如在我们的类比中讨论的那样,随着数据量不断增长,数据块存储(可用数据块网格参考)和文件存储(可能的数据路径)的命名空间可能成为限制。然而,对象存储非常适合通过扩展来处理不断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因为命名空间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有一系列永无休止的由用户选择的可用名称。”
对象存储成就云备份
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让企业和个人数据的种类和体量均大幅提升,数据的安全备份方式也需要升级。云备份也从原来的个人、小企业数据备份,升级到了针对海量数据的对象存储方式。云计算正在从原来的小文件同步和传输升级到大容量数据的保护与备份。
对象存储与云计算的交融使得云计算和大数据相互交融;云对象存储为云计算带来了持久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灵活管理的特性。换句话说,使得云备份升级到了对象存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