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截至昨日下午6点,《动物世界》的票房终于破5亿。而在此前,其在4-5亿的票房区间内已经徘徊了12天。
7月10日,韩延发了一条自我反省的微博,坦承“在《动物世界》里的尝试现在看来是失败的”……“带着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动用了庞大的资金完成了一场这样的‘冒险’,其实就是在侧面印证了我的自以为是和异想天开。”
我们知道,韩延导演的失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票房不及预期。
也有不少人都替《动物世界》叫屈。觉得它命不好,撞上了《我不是药神》。
最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诸多影评都把这部电影夸赞了一番,但它作为一部商业片,到了影院里,经过观众集体检验后的结果,却是这样。这很说明问题。
整个评论的状态,过于拔高了这部电影的真实坐标。
大家夸赞《动物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作和特效,代表着“重工业升级”。诚然,工业层面的探索是值得鼓励的。但前提是,特效和制作没有喧宾夺主。
反过来说,只有在故事与特效匹配的前提下,才值得从制作升级的层面去夸赞,比如《寻龙诀》。而《动物世界》的特效,在很多地方都是无效的。
《动物世界》的题材和类型,决定了它是一部中等体量的作品。如果按照本来应该的中等成本投资,现在5亿的票房会是个常规结果。
换句话说,主要原因不是观众不买单、市场空间被挤压,而是影片本身的问题。砍掉一半的特效,很大概率上,它还是能收获现在这样的票房。
无节制的特效
《动物世界》中的视觉效果、剪辑、慢镜头等增强游戏感与紧张感的设计,虽然从技术上说是不赖的,但在影片的叙事上很多都是无效的。
不能推动情节的视效镜头,合理性让人怀疑。
每当男主郑开司(李易峰饰)狂躁的时候,都要出现小丑的形象,将其他人视为变异的怪兽。这是影片的核心创意,起到了描摹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但是,多次出现相同的漫画式的镜头,并且不提供任何新鲜的、更进一步的信息,后面再出现时,就是乏味的、无效的重复。
其次,郑开司在踏上赌博集团的邮轮之前,有一段幻想的追车戏。网上有一段美谈,韩延为了说服制片人陈祉希追加预算,用手机和乐高实拍出自己的设想。但在电影中,这段臆想的追击戏,只发挥了摆“排场”的作用,完全没有必要,更糟糕的是,还破坏了影片的叙事节奏。
节奏拖沓,戏剧冲突重复、同质
破坏影片节奏的,不只是特效。
影片为了丰满男主人公的形象,也为了给其后期行为制造充分的动机,前面进行了冗长的铺垫,影响了叙事节奏。
男主已逝的父亲和瘫痪的母亲、与小护士刘青(周冬雨饰)的爱情、不靠谱的发小等等,这些冗长的铺垫,目的是让观众信服郑开司这个人物,但却使得这些戏份与邮轮部分产生割裂感。
前面铺垫了过长的现实性因素,而邮轮赌博戏却假定性太强,导致两部分互相打架、不能兼容,所以我一直很难认同郑开司这个人物。不如缩减前面的铺垫,保持一以贯之的游戏感、漫画感。
邮轮部分,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叙事上,为了观众能够理解“剪刀包袱锤头”的赌博游戏,加入了大量、多次的郑开司的解说段落。遗憾的是,他的解说尽管看起来很直接,却仍然让人一头雾水。
另一个问题是,影片的戏剧冲突没有“飞起来”,没有呈现出一波三折、螺旋上升的、不断发酵到达高潮的那种结构。
虽然进行了几次反转,但观影体验上却是极度疲劳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路不断同质化的猜拳游戏。
剧情太单薄
如果把炫技的特效拿掉一些,会更明显地发现电影内容的空虚与苍白。
“动物世界”寓意极端环境下人的兽性,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侥幸和阴暗。
依托于这样的主题,影片多次反转。
首先是出老千的张景坤,然后是装可怜的小胖,最后是发小李军。
这些人物的反转所指向的背叛与信任的问题,是如此简单和功能化。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小胖这个人物,他后面的反转,就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完成人性恶的功能而设置的,非常生硬。
就像结尾郑开司决定救出路人父亲所展示出的善良人性一样,善与恶,在这部电影中没有被深挖出什么复杂性的东西,一切都很简单低幼。
单薄的故事情节,不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对人性的讽刺。
至于由《动物世界》衍生出的对李易峰演技的肯定,这更是很滑稽的问题。
不拖后腿跟演技好,不能划等号。也不是演了一个小人物、loser、衰男,就等于有演技。分分钟被周冬雨秒杀,哭戏导演自己都不敢给特写,尽量没让观众感到他演技有问题的演员,还是不要过分吹捧他的演技。
对《动物世界》的复盘,不是在韩延导演的伤口上撒盐,而是一种善意的建议。我们支持这样的新力量导演在创新类型上、视觉呈现上的一切努力和勇气,但,不要再买椟还珠了。
【文/洛神】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