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

6月30日消息 据央视报道,从“聚焦空天”航空航天论坛了解到,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21世纪,“智能化”已经是所有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卫星星座的控制及数据处理也将迎来智能化发展,空间产业也将成为“香饽饽”。


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_人工智能_AI+


据悉,该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卫星配备智能化大脑系统,能够大幅提高卫星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推动我国卫星数据产业的智能化、商业化发展。人工智能星座将采用5米、1米、0.5米等多种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混合布局设计,总卫星数量192颗,卫星采用了人工智能模块,使卫星在空间轨道中具备了识云辩雾的能力,卫星可以自主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直接过滤掉受天气影响没有回传价值的卫星影像,只把有效影像和数据传回地面,进一步提高卫星数据回传的效率。


按照计划,该星座将于2021年完成卫星组网,能够在环保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应用。


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_人工智能_AI+


从计划来看,这个人工智能星座,将在两年后的2021年完成卫星组网。根据计划,将在24个轨道面的每个轨道面布局8颗卫星。同时从遥感影像、星座控制,及星上处理等同多个方面推进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建成之后,将会在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_人工智能_AI+


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是我国的新型商用火箭“捷龙1号”。这款微型发射火箭,能够满足500公里轨道,200公斤的运载能力,并且支持“一箭多星”的发射需求。“捷龙一号”是我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2018年推出的微小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目前即将进行首次发射。


它的发布,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里程碑。相比国际同类型商用火箭,“捷龙一号”单位荷载入轨成本更低,并且在签约后6个月即可快速完成出厂,依据用户需求可在运抵发射场后的24小时内完成发射。提出和执行此次人工智能星座任务计划的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之一——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经营范围包含卫星通信遥感技术、智能化技术等航天领域研究。在2018年9月,由该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联合研制的两颗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国内民营航天公司第一次完成“一箭双星”卫星发射任务。


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将由192颗卫星组成_人工智能_AI+


目前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超过两千亿美元,并且每年在以百分之七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也将达8千亿元人民币。未来我国民用和民营航天技术公司将会持续和快速地发展。


34
29
0
36

相关资讯

  1. 1、Win11频繁闪屏刷新桌面怎么解决?1634
  2. 2、Win7旗舰版怎么设置高级电源让笔记本更省电?2761
  3. 3、Win10开了hdr灰蒙蒙的怎么回事?2979
  4. 4、Win1020H2系统图标蓝白相间怎么恢复?3444
  5. 5、Win1021H1可用后怎么下载安装Win1020H2ISO文件?2318
  6. 6、怎么把PPT的字转换成繁体字?3551
  7. 7、永劫无间光头强捏脸怎么捏?永劫无间光头强捏脸数据分享3713
  8. 8、爱剪辑怎么制作滚动字幕?1901
  9. 9、Windows11怎么查看IP地址?win11怎么查看电脑IP地址?4735
  10. 10、Win7旗舰版设置XP兼容模式怎么做?491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