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卫视《山海情》今晚收官,看主旋律如何成功正向破圈
江苏卫视《山海情》今晚收官,看主旋律如何成功正向破圈
没有“顶流”明星作热度支撑,也没有“大IP”做流量保证,而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山海情》收视、口碑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春节假期的荧屏“好看担当”。今晚,《山海情》将迎来大结局篇,闽宁镇的那些人、那些事将暂告一个段落。剧中有感人的脱贫故事,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山海情》的成功,或许是给电视制作人一个全新的启示:主旋律应该如何正向破圈。
所谓“土气”,实则是极致的真实
《山海情》给人的第一个观感,便是“土气”。无论是那一口地道的西北方言,还是那一眼便能看透“贫穷”的着装,每个角色都好像是从黄土里长出来的一样。
该剧制片人侯鸿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山海情》是我们对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的一次深入实践。”而观众看到的这种“土气”,则恰恰是主创团队精心“设计”的结果,为的就是呈现最极致的真实。
这份真实,一方面是剧本创作的真实。该剧以西海固地区真实的发展变迁为依据,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剧中,包括马得福、张树成、陈金山、吴月娟、凌一农等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可循。为了了解那段曾经不为人所知的历史,演职人员在进组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工作。剧中,得福移民吊庄过程中遭遇沙尘暴;张树成因车祸殉职;凌一农为了推销菌菇飞往全国各地等桥段,其实都真实发生过。而《山海情》所做的,不过是用戏剧化的方式做了真实还原。
另一方面,是环境的真实。作为一部脱贫攻坚剧,《山海情》的镜头里尽是民生疾苦。老百姓泛白的衣服,县里干部起皮的办公座椅,频繁出现的洋芋……都是这“苦瘠甲天下”西海固最真实的样子。而漫天的黄沙、恐怖的沙尘暴,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当地老百姓恶劣的生存环境。
可以说,正是这份“土气”,让观众愿意相信,《山海情》讲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扶贫故事。也正是这样一种属于过去的艰辛和困难,真真切切打动了观众的心。
所谓“配角”,皆构成时代的缩影
某种程度上来说,《山海情》更像是一部群像戏。那些通常意义中的配角,其实都是剧情推进的关键,亦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浓缩影像。
在这其中,剧中几位老戏骨的出色演绎,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为了支持儿子得福的事业,坚决支持易地搬迁。但是,当真正整村搬迁的时刻来临,他那颗故土难离的心显露无疑。一段不动声色的哭戏,被观众誉为“炸裂式的演技”。再比如祖峰饰演的白校长。作为基层乡村教师的代表,他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甚至为了阻拦学生外出打工,不惜以身犯险,最后落了个“撤职”处分。这些鲜活的人生故事,其实都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小人物与大时代,此刻无缝勾连。
不仅如此,《山海情》还用相当的篇幅,聚焦了青年一代的成长蜕变,而这是以往同类型题材作品中很少触及的一面。马得宝,从被父亲嫌弃的愣头小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队老板;白麦苗,从天真烂漫的乡村少女,靠着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成为了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水花,用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和坚强,抵抗着命运的不公,最终日子也越过越好……正是靠着这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西海固地区才能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人人称道的“塞上江南”。
所谓“情感”,引发的是大众的共鸣
《山海情》中的情感表达,是克制的,也是多元的。而恰恰是这份克制,引发了大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亲情线,细水流长。白校长把钱偷偷塞进麦苗的行李袋里,怕孩子在外节衣缩食;水花默默存钱帮永富买轮椅,一句“你是孩子的爸,我是孩子的妈,这就是我们的命”让人触动不已;尕娃的母亲会因为孩子的失踪变得精神疯癫,却在重逢的一刻脱口而出“孩子”……这些桥段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爸妈和自己”。
爱情线,又甜又涩。得福和水花的错过,得宝和麦苗的终成眷属,水旺和阿真的一见倾心,水花和永富的不离不弃等等,每一种爱情的表达,都没有为了矛盾冲突而强凹情节,反倒是在自然流露中让人觉得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山海情》还将更宏大的感情表达,付诸在了家和国的概念上。基层扶贫干部张树成、马得福、陈金山对事业的热忱,透着的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科学家凌一农,远赴宁夏、新疆,为的就是用满腹学识报答祖国和人民的培养。
既有小人物的情感表达,也有更高层面的家国天下,《山海情》就这样深深抓住了观众的心。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