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消息,美国杨百翰本科(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无线协定技术,可将Wi-Fi信号传送距离再延伸60多公尺。这项技术是由杨百翰本科资工系教授Phil Lundrigan为首的研究团队开发,周二在国际移动运算及网络大会(International Mobile Computing andNetworking)上发表。它不需在Wi-Fi装置加新硬件,来强化动作感测器等物联网装置的信号范围,完全是软件实作的结果,理论上只需软件更新就能让Wi-Fi装置获得这项能力。
名为On-Off Noise Power Communication(ONPC)的新协定,是在现有Wi-Fi协定上发展而成。现有Wi-Fi协定需要最少1Mbps的传输速度来维持信号发送,但ONPC协定则仅需1bps,是现有技术的百万分之一。研究人员将Wi-Fi装置内的传输器加以调整,使之除了资料外还传送无线噪音。他们也在Wi-Fi感测器写入一个以1和0组成的序列,也就是将信号转成特殊的on/off形式。这样一来,Wi-Fi路由器(AP)就能在周边(来自电脑、电视和手机的)无线噪音中,辨识出这个特殊形式,进而知道感测器持续传送信号中,即使没有接收到资料。
研究成员之一的华盛顿大学Neal Patwari解释,AP听到这段符码时会知道Wi-Fi物联网装置还在运作,并试图连上AP,只是距离太远了。他说,只要1bit资讯就可以通知到AP了。
研究人员表示对许多只需要on/off讯息的Wi-Fi装置,像车库门感测器、空气品质侦测或洒水系统,1bit已绰绰有余。研究团队成功实作出ONPC协定及名为「Stayin' Alive」的协定管理app。在其测试下,有项市售装置的传输距离,甚至可以比标准Wi-Fi范围再拉大67公尺。
不过研究人员说,ONPC协定并不是要取代Wi-Fi甚至LoRa等长距无线协定;它的定位比较像是辅助Wi-Fi,像是Stayin' Alive会在侦测到Wi-Fi装置连线断掉时启动以ONPC传输资料。研究人员也相信这项创新可补足、扩大LoRa传输距离,或是用在其他无线技术、像是现有移动技术或蓝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