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显示技术日益升级,液晶面板向大尺寸、超高清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受消费者对大屏电视的需求,全球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稳步增长,大尺寸化进程加速,带动了需求面积持续增长。特别是针对65英寸以上液晶面板产品,最具经济切割效率的正是10.5代线,这已成为厂商占据大尺寸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机遇。为什么显示产业开始大规模走向10.5代呢?对此应用材料公司显示及柔性技术事业群首席营销官、副总裁Max McDaniel告诉记者,“此前,65、75英寸电视面板主要在6代线至8.5代线生产,切割效率低,但在10.5代线分别可以切割8片和6片,切割效率将大幅提升。而10.5代线所具备的大尺寸经济切割效益,无疑将引导全球电视面板的生产主导权往8.5代以上的产线转移。”
应用材料公司显示及柔性技术事业群首席营销官、副总裁Max McDaniel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对于良率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显示面板厂商如何更好地实现良率管理变得至关重要。应用材料公司显示产品及柔性技术事业群良率技术事业部总经理Peter D. Nunan表示,“面对电视尺寸和精密度的要求,要将整个设备的成膜均匀度提高三倍,同时将污染微粒的单位面积密度降低10倍,才能满足10.5代以上的基板生产要求。”
应用材料公司显示产品及柔性技术事业群良率技术事业部总经理Peter D. Nunan
“在10.5代线厂房内,一块大型基板大概是1800美金,如果损失一块基板就是损失近一万元,所以良率的爬坡和提升对每一个Fab厂来说都是真金白银的作用。”Peter进一步指出。
作为显示面板行业中的上游厂商,应用材料公司也一直扮演着引领显示行业技术革命的角色。为了能够帮助10.5代线客户实现更好地良率,同时生产出更逼真、更鲜明的大尺寸8K电视,应用材料公司此前也发布了其最全套的10.5代线生产设备。
Max McDaniel介绍称,应用材料公司推出的最全套10.5代线生产设备可以助力电视面板市场的成长,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用Gen 10+的全套升级制造设备,二是致力高端显示企业的产能爬升和良品率管理,三是适用8K及OLED的金属氧化物转化和整合。
据了解,应用材料公司的显示产品及柔性技术事业群已经成功增大了CVD、PVD、EBT和EBR等核心设备的尺寸,使之适用于G10.5/G11面板的量产。应用材料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将已被验证的物理气相沉淀(PVD)及化学气相沉淀(CVD)平台成功升级至10.5代线水平,并拥有独特差异化技术的公司。这些气相沉淀系统与在线电子束检视(EBR)系统相结合可帮助客户在生产绝大部分先进显示面板过程中达到最佳良品率。
目前,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富士康、惠科等多家面板厂商正在布局10+代显示面板生产线。综合来看,至2022年全球将约有8条10+代显示面板生产线,大尺寸面板供给能力将显著提升,届时全球电视面板市场显然会迎来一场大洗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尺寸面板产线真正实现量产之后,又是否会引起产能过剩的问题呢?
对此,Max McDaniel认为,关键在于市场驱动。“确实等生产线全部量产之后会有很大的产能释放,当你产出大于需求的时候,就会导致降价,降价后又会导致对于大尺寸的需求增加。所以从‘量化’的角度来讲,如果每年平均电视尺寸增加1.6英寸的话,这些产能是正好可以消化掉的。但是如果还存在每年平均电视尺寸增加1寸-1.5寸的时候,就可能引起产能过剩的风险。”
应用材料公司是一家半导体和显示制造设备商,应用材料公司成立于1967年,2017财年,应用材料公司营业额达到145亿美元,在17个国家设有90个分支机构,全球员员工人数18400人。拥有超过11,900专利。1984年,应用材料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客服中心,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芯片制造设备公司。通过长期参与中国的高科技制造业,应用材料公司为半导体、先进显示以及太阳能光伏制造行业提供设备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