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陌陌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定义是“约炮”工具,即使唐岩和他的团队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在否认这个说法,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陌陌的确是凭借这“约炮”之名,在2012年快速的崛起做大。 但即使否认了“约炮”的属性,转而定义为兴趣社交产品、陌生人社交产品,但在我个人的观念当中,陌陌一直没有抹去的是其“工具”的属性。
什么是工具?
工具是只有当你想要用到的时候才会想到它的存在,它就像你们家的医药箱,平时默默的影藏在你家的某个角落里,等到你真正要用到的时候,你才会遍地寻找。 从这个概念上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马云和他的阿里如此迫切的想要在移联网找到阵地,因为手机淘宝、支付宝等也是工具,它们绑不住用户,他们的装机量庞大,但用户在这些产品上不会过多停留,打开支付宝的目的是为了转账,亦或者付款;打开淘宝的目的是为了购物,目的明确而清晰。 陌陌也是这样的产品,很多用户对于陌陌装了卸、卸了装,周而复始,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陌陌就是一个工具属性的产品,平时根本用不到,打开使用的机会也渺渺。 所以关于陌陌它不应该是一个社交平台,而是一个社交工具,平台的概念是可以绑定用户,而工具是服务用户,陌陌之前的工具属性体现在“约炮”,后面洗白后则是兴趣、娱乐、一起玩儿。
陌陌的价值在哪里?
相比于很多求大而全的社交类产品,陌陌的活跃度相对要高出很多,这得益于陌陌的定位。 抛开熟人以及陌生人的维度我们去看陌陌以及微信的用户属性,我们会发现,使用微信的人群各个年龄段都有,而陌陌的用户相对集中在90后这个年龄段。 关于90后的分析文章,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互联网中90后的创业者所受到的关注程度现在也逐渐慢慢的火热起来,IDG甚至专门成立了一只只投90后的基金。 而陌陌的用户恰恰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的90后群体,这是陌陌的最大价值,其实就工具本身来说,陌生人社交、兴趣社交比陌陌做好的都在,但陌陌就是关键在于抓住了这么一群人。 如果要打个比方来看待陌陌,陌陌的生存是在手机QQ(不是微信)和贴吧当中寻找到了一个中间的生存点。 相比于手Q,陌陌更好玩,相比于贴吧,陌陌的用户更加聚焦。或许陌陌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做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它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另类的工具,抓住90后叛逆、好奇的工具。 在关于陌陌的一篇报道当中曾写道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在唐岩的理想国中,陌陌将成为人们社交的另外一个维度,例如小区的妈妈们,如果想互相结识,讨论附近的游乐场和给孩子买衣服的地方,不用再带孩子去小区公园游玩的方式结识,打开陌陌即可。” 很可惜的是,在中国的这种熟人至上的社交关系当中,线上和线上是天然有着阻隔的,唐岩的这种设想根本不成立。 但90后门或许会成为突破口。
陌陌 值30亿美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