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鸿海股东报告书于5月22日出炉,这也是董事长刘扬伟去年从郭台铭手上接下鸿海后的首份报告书。
在报告书中刘扬伟指出,集团目前迫切需要转型,要让原先以“劳力”密集为本的体质,脱胎换骨转型成以“脑力”密集为主的结构,具体做法为迈向F1.0现况优化、F2.0数字转型以及F3.0转型升级;鸿海集团将投资“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产业,和“人工智慧、半导体、新世代通讯技术”三项新技术领域,以“三加三”为公司重要的发展策略。
事实上,机器人在鸿海集团中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规划地位。2007年鸿海集团成立了机器人子公司并决定要机器人来取代人力。曾任鸿海集团董事长的郭台铭在2019年鸿海集团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公司内部计划在5年内,把这些工人,我们目标是希望能够拿掉80% ,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内也会做到,因为科技已经在这里了。”
而富士康一路走到至今,都在不遗余力地践行郭台铭的这一理念。2011年,富士康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2016年富士康推出“无灯工厂”生产线。2018年,富士康及其下属企业共拥有超过8万台机器人,超过1600条SMT生产线,超过17万台的模具加工设备,超过5000种测试设备,以深圳的“熄灯工厂”为例,单条生产线从318名工作人员降低到38名工作人员,减员接近90%。
同年,当高工机器人实地走进富士康时,富士康已经自主研发了磁条导航AGV、六轴机器人、并联机器人、SCARA 等,已在中国内地的工厂中部署了6万台工业机器人,拥有1000台机器人的月产能。
到今天,富士康每年制造10,000台机器人,每台机器人都可能在取代人工方面走得更远,成本也在相应降低。仅在昆山,富士康就裁掉了60,000名工人。
富士康曾发表言论称,过去的火车票现在走向了无纸化,ETC代替了人工收费,甚至在商场里都出现了自动清扫机,而机器人确实也可以做富士康员工所做的事。这些简单的工作被机器人所代替,他们能够提高精准度和劳动效率,未来依旧会是这种趋势。
这也是富士康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许多代工企业想通过海外转移,寻求廉价的劳动力来应对这一难题。富士康便是将代工厂搬向海外的代工企业之一,在印度耗费50亿元建立工厂, 而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而在疫情大背景下,再度投入机器人的怀抱,似乎是一个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