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一部很“羞耻”的电影,这么说是因为电影的尺度太大,在办公室看实在是惊心动魄。
经常出现某个大尺度画面的时候周围的同事就围了上来,指指点点,搞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所以如果你们要看的话,记得一个人偷偷摸摸地看哦~
《刺心》
《刺心》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只可惜颗粒无收,连酷儿金棕榈都没有捞到。
究其原因,极大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的 风格化实在是太强烈 ,属于那种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的类型。
影片从一个GV电影女导演的视角入手,讲述了她在拍片过程中遇到的一起杀人事件。
法国著名女星凡妮莎·帕拉迪丝饰演这个名叫Anne的女导演,她拍GV,自己也是一个女同性恋者。
她的恋人就是她工作室的女剪辑师,不过两人已经分手了,只维持着工作伙伴的关系。
伴随着Anne的拍片进程,参与她电影的演员一个接一个地遭遇到离奇谋杀。
Anne一边将谋杀案的元素加入到自己的电影中,一边探索着凶手的身份。
涉及到谋杀、同性等元素,因此影片含有大量色情以及猎奇的元素,诸如午夜的 同性恋狂欢派对 、GV电影拍摄现场等,再加上电影本身复古迷幻的色调,构成了极为香艳奇情的cult风格。
电影的背景时间是70年代的法国,70到80年代初期正是 法国色情电影的辉煌时期 ,那一时期,《艾曼纽》袭卷巴黎。
《艾曼纽》讲述了一个女性是如何从清纯变为放荡,是如何把性和爱分开地过程,它以女性角度探索情欲解放,把做爱变成了人与人交流的一种途径。
《刺心》亦是如此,它用大量的情色片段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有的社交行为统统简化变成了性行为。
在电影里,诱惑无处不在。
前一秒还是严肃的警察审问,后一秒这个场景就会被再现到GV电影场景的性幻想里。
《刺心》里面的女性形象占主导地位且性格坚毅,而男性形象则显得脆弱而柔软。
他们容易被引诱、被迷惑,容易放纵情感,似乎所有人都在遵循“ 爱无能,欲无限,享乐至上 ”的隐形条约。
每一个死于谋杀的男性都是先被引诱,再在高潮时刻来临之际被杀死的。
而Anne是一个反例,她将形形色色的gay、异装癖者召集在一起进行电影创作,丝毫不顾及尺度。
但她在个人情感中并不像在工作中那样雷厉风行。
她深切地爱着自己已分手的恋人,愿意在深夜的街头用“再也不歇斯底里、再也不撒谎”的哀求来换得两人永远在一起。
相比于其他人的肉欲,这一对的情感浪漫地很“法式”,会在狂风大作的时刻吻别对方说一句“ 暴风雨来时不要站在树旁边 ”。
最后彼此深爱又彼此憎恨的两人在电影片场完成了生离死别,剪辑师为救Anne被凶手刺中心脏而亡,Anne为了纪念爱人在电影中借着人物之口说出:
他想到他们有幸相遇,不禁潸然泪下。
除了感情线,电影中还有一条探案线。
影片中的怪诞感就源自于此,大片大片浓郁奇幻的色彩与恐怖氛围结合的很好,每一次都是在情欲场面之后紧接着发生凶案,似乎 欲与死 天生就是分不开的。
Anne探寻到凶手的背景故事之后,将故事融合进了自己的电影中,出于同情她将那个关于阉割的悲剧改编成了浪漫纵欲的结局。
烈火中手拉手焚烧屋子的三人极其忘情、也极其义无反顾。
本片的导演扬·冈扎乐兹是法国人,之前最有名的作品即是他的处女作《午夜狂欢》,提名了2013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和导演双周单元。
《午夜狂欢》也是此类风格,一对情侣和他们的异装癖仆人举办了一个群P狂欢派对,吸引来了一个荡妇,一个明星,一个猛男,还有一个少年。
几人在一个情欲流动的夜晚里,讲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欲望。
《午夜狂欢》
导演擅长将梦想的记录与现实的记录混合在一起,他电影里的人物永远活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界点,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刺心》里那只跟着凶手出现的盲鸟可以看作是整部电影的题眼:
盲鸟像欲望一样能够拯救快死的人 ,但它燃烧自己燃烧得太快,就会失明,看不到眼前的一切。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