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程研创将展出全球首款GeSi制程Explore系列3D传感器

随着自驾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议题持续发烧,扮演机器眼睛角色的3D传感技术备受重视。光程研创(Artilux)宣布将于2020年美国消费类电子展(CES)中,展出Explore系列3D传感器,是全球首款基于锗硅(GeSi)创新技术的宽频3D飞时(ToF)传感技术,能有效降低雷射光对人眼造成的潜在伤害,增加10倍以上的安全性,是3D感测器产业的革命性创新。


光程研创将展出全球首款GeSi制程Explore系列3D传感器_行业应用_LEDs


CES将于2020年1月7日到1月10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展,光程研创今年首度参展,预计展出的Explore系列产品包含应用于物流及机器视觉的RGB-D相机,以及首款运作于长波长波段的3D传感系统。此系列产品将于2020年首季正式进入量产,将扩大应用到手机、车用光达系统(LiDAR)和机器视觉等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光程研创采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的创新GeSi制程技术,不同于现行同业的3D传感器多集中在850纳米和940纳米两个波段,光程研创Explore系列产品为全球第1款可运用于850纳米至1550纳米波段的ToF传感器。利用长波长频段可有效阻隔太阳光对光传感干扰,在户外及室内达到一致的传感效能。


光程研创进一步说明,由于目前主流3D传感解决方案大多在波长为850或940纳米光线下运作,太阳光对于此短波长频段的光线会造成明显的干扰,使室外的3D传感性能大幅降低。


另外,若将3D传感系统运行于1200到1400纳米波段,人眼所能承受的安全雷射功率较940纳米波段将高出10倍以上。因此,根据现行国际标准IEC 60825规范及相关计算,即使雷射与人眼之间仅数公里的距离,仍能保持相当高的安全性。


光程研创因采用独特创新GeSi制程技术,率先研发出宽频3D飞时传感技术。现今GeSi制程技术已受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青睐,相关论文并已入选ISSCC 2020,显示该创新技术获产学界认可,将成为3D传感技术未来趋势。


38
35
0
83

相关资讯

  1. 1、如何防止工业互联网成为“一地鸡毛”?三大“瓶颈”问题亟待突破2447
  2. 2、你知道文件系统层次标准(FHS)简介?170
  3. 3、浅谈电动机工作模式分类及原理2081
  4. 4、巨头抢跑,工业机器人医疗领域落地机会在哪?1952
  5. 5、李培根:智能制造要敢于闯入“无人区”938
  6. 6、linux虚拟文件可以系统实现988
  7. 7、采用TCA785移相触发器实现荧光磁粉探伤机可控硅调压方案的改进428
  8. 8、采用场效应管替代继电器实现解决浪涌电流电路的设计5024
  9. 9、汽车燃油油位传感器的重装步骤介绍3390
  10. 10、比特币的10个基本工作原理解释126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