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赞赏源于心理上喜欢的表示,社会心理学上对喜欢的解释是由于相似性,相似性容易导致喜欢,让人产生满足感。而互联网上的点赞有利于留住用户,拉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我们在虚拟世界的社会关系。所以点赞这件小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微信赞赏功能升级,又激起了自媒体工作者的一阵小高潮。本次,功能升级之外,还将打赏的文案改为“喜欢作者”,可见,强调了对原创作者的鼓励,引导用户对原创作者本人形成更多的关注。这对原创作者而言,塑造个人品牌又多了个不错的途径。
头像+个性简介的交互方式,似乎还有了一丢丢QQ签名的意味。
同样是赞赏,“喜欢作者”、“钟意作者”文案也是存在差异化的,可以让不同的用户产生不一样的心理体验,从随手点赞到打赏再到喜欢作者,每次功能的迭代和文案的变更都get了用户不一样的情感G点。
“点赞”这件小事,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赞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上的点赞早期风靡起源于Facebook的like,熟人社交网络中点赞的认同感和炫耀感,迅速占领了网友们的心智,打开了社交领域的新天地。
而现在,当打开所有的APP,你几乎能看到点赞、赞赏随处可见,点赞的场景数量越发庞大——电商的用户评价、公众号的文章喜欢、微博的点赞……处处可以看到点赞的身影,甚至像“最右”这样的产品,都将点赞(顶)作为核心交互与内容的展示排名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不拘一格的产品特色。
接下来主要从心理学、表现形式、场景几个角度做个简要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上的解释
点赞、赞赏源于心理上喜欢的表示,社会心理学上对喜欢的解释是由于“相似性”,“相似性”容易导致喜欢,让人产生满足感。
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喜欢 。互联网产品的“点赞”是喜欢心理的表达,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
这种喜欢所带来的相互吸引的解释行为理论“吸引奖赏理论”,说的是“ 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者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 ”,人们会通过条件反射形成对这种奖赏性事件的人或事的积极感受。
现在,互联网产品把这种人类的社会心理表现:喜欢、奖赏、价值观认同的表达,设计成了我们现在流行的“点赞”、“打赏”功能(包括一些虚拟礼物的赠送),加强了我们在虚拟世界的社会关系。
二、表现形式
各大APP中的点赞在文案和icon上的表现形式大同小异,几乎是目前主流的表达,大众用户已对赞的文案和符号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如果独出心裁地再去设计别的个性化文字和icon,用户的再教育成本也高,所以基本为以下这些:
1. 主流文案
赞、顶、喜欢、感谢、赞同、很棒
2. 主流Icon
《视觉锤》一书中曾将视觉上的暗喻是指借用一个符号,使无形的产品具有生命力。视觉形象和语言信息的关系好比锤子与钉子:要用视觉形象这把锤子,把你的语言钉子植入消费者的心智中”。
大多数APP几乎采用了大拇指和爱心的点赞符号,这样的符号已经深深植入了用户的心智之中。
除此之外,直播平台或者一些视频平台将点赞、打赏等则用“鲜花”、“礼物”等个性化包装,交互形式上的特色,用户在点赞回馈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具体使用怎样的文案还是icon依然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场景决定。
三、常见点赞场景
不同平台不同场景下的点赞功效也是有差异的,我这里主要归纳为评价型功效、观点认同功效、关系链功效。
(虚线框为提示文案)
四、运营空间
对于产品运营而言, 点赞的可量化就意味着可以带来价值交换 ,点赞数量去兑换金钱、奖品、排名等。
最常见的朋友圈集赞活动,集满多少赞可换取某个优惠或者奖品;公众号的点赞排名活动,谁最多就可获得某个礼物等等。
举例,运营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可以有这些:
内容的推荐(热度、偏好用户推荐)
商品的宣传-(品牌包装)
点赞活动-兑换奖品、兑换权益等
喜好的PK
……
以上为微信公众号打赏回归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