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发布后与用户交流
根据谷歌的一项调查,导致用户放弃一款app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缺乏兴趣,需求改变以及可用性太差。但用户需求,可用性和用户的兴趣都是非常主管且常会改变的元素。你对用户需求的推测常常是不精确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一款app发布之后与用户展开对话。
我们发现与用户展开长期对话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建立一个VIP用户测试群。这个测试群能帮助我们理解用户的需求,即便它们的需求会改变。从参与测试的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获得优先体验app beta版本的特权,他们会对最终版本的成型做出贡献。这赋予他们一种VIP的感觉,并可以促使他们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款App。
以安卓应用为例,我们利用应用商店的测试版程序发布渠道(beta distribution channel)和Google+社群与用户进行交流。测试版程序发布渠道能让用户通过常规方式获得软件更新,而Google+账户则便于用户报告bug及发布评论。
创建属于你的测试用户社群并不困难。首先,找到对你的app打分低于你的期望值的新用户或对这款app特别感兴趣的用户,并发起与他们的对话。真诚而严肃地对待他们的反馈 和抱怨,谢谢他们花时间和经历来了解你的app。如果他们愿意与你进一步沟通的话,你可以邀请他们加入你的测试群,并尽可能地在下一个版本中解决他们的关切。逐渐地你会发现这些用户由批评者变成了支持者。安卓版的Ccleaner(CCleaner for Android)就是我们采取这个策略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发布之后的半年内,它的下载量达到了1500万。它的测试用户群超过了10000人。这些用户成为了该程序的热情在支持者,他们的意见影响并完善了该应用程序后来的版本。当你在创建自己的测试用户群是,注意把它限制在合适的人数,以便你字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同时也有足够时间继续晚上程序。
发布后续版本
在应用的第一版发布之后,应对其进行定期更新,这样用户会对更新周期形成习惯及期待。像Spotify等一些公司已经将定期更新软件视作整个设计文化的一部分,每两周都会举行“新版本发布培训”。暂时没能安排在新版本中的功能会在培训会中被介绍,但不会提前告知用户。
当你试图缩短程序更新的时间时,有一系列的工具可供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其中最重要的。像Jenkins这样的服务器能自动运行针对新增功能和改动的测试。
问题检测器(issue tracker)是优化工作流程及评估更新后版本效果的有效工具。JIRA就是此类工具中较为优秀的一款,被很多大型团队所采用。而对独立开发者而言Trello则更为实用。这两款工具都能帮助你检测自己的备份文件。而如果你是使用的是Git,另一个管理未发布的程序的优秀工具是Gitflow workflow。 它能将新特性与已存在的数据库区别开来。当创建新特性的工作完成后,设计师可以将其与原有版本进行整合。
创建最佳的第一印象
根据Quettra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越有77%的用户在使用一款app一周之后热情便便开始减退。如果你想要自己的app长久地赢得用户的喜爱,在app发布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给用户留下良好的印象极为关键。
作为app的开发者,你应该将强调将app的实用性作为用户安装程序后的主要任务之一。一个介绍app实用性的欢迎界面十分重要。如果可能的话,介绍界面应该包括app的使用全程,并尽量使用真实数据以便为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会是不小的挑战,例如当用户需要付费才能使用app的内容时。但真实,即时的数据能让用户了解到设计人员的精心,也强调了用户在使用app时会真正看到的内容。事实证明这一策略不仅能提升应用在应用商店中的评级,也带来了更为可观的收入。
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功能
以安卓系统为例。安卓不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稍加改动的话,你可以将app的核心功能一直到任何安卓平台上,例如平板设备甚至是安卓电视上。而没有什么能比让用户在不同设备上无缝切换更令用户愉悦的了。这也是你击败竞争对手的一大优势。因为你不必将竞争限制在单一的设备上。典型的安卓应用是作为安卓程序包( Android application package)发布的。这意味可以针对一个平台可以开发多个程序包,也可以针对多个平台开发一个程序包。确保能在不同设备上实现一致体验的有效方法是开发一个能在不同设备平台上快速安装的APK文件。开发一个单一的APK文件包有其优势和不足。它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在新设备上自动安装。如果用户够买了一款新设备,只要他登陆一下自己的谷歌账号,就会自动同步所有与之匹配的app到这个设备上。而这么做最大的缺陷在于文件包的大小。因为这个单一的APK文件包中需要包含针对各个平台所需的配置数据,这意味着对内存空间较小的设备而言它可能会显得过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试讲app的商业逻辑与外观层面分离开来。这样你便可以在不改变程序核心逻辑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平台调整程序的UI和UX元素。
对安卓手机和平板设备来说,密码验证程序及引用核心API所使用的商业逻辑是一致的。但发出错误通知或打开界面的方式则因平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创建新项目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创建两个模型:一是“核心模型”,它包含应用的商业逻辑。一是“移动模型”,它包含针对特定设别平台的代码。在移动模型之中,我们将针对不同平台的显示代码分离开来。这种分离不仅保证了文件包的夸设备性,也有效地减少了潜在的bug。
结语
上面所提到的策略最帮助你长期地,最大化地留住用户。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并不需要同时实施这几种策略。你的总体目标和最佳策略是向用户表明,你了解并关注用户的需求及兴趣。
本文来源于@ 视觉·me 译者@ 刘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