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X首次使用AM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点燃了AMOLED的热潮。继韩国企业之后,中国各地纷纷上马AMOLED面板生产线,呈积极追赶之势。
国内京东方、和辉光电、天马、维信诺现已具备了少量AMOLED产能,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以及信利、柔宇科技等未来也将成为柔性AMOLED屏的供应商。
维信诺云谷(固安)第6代AMOLED项目负责人张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信心把云谷第6代AMOLED生产线打造成世界领先的高水平生产线,让中国的OLED屏成为我国继高铁、核电之后又一张新的世界名片。
辩证“第三张名片”
作为国内唯一代表中国参与国际OLED标准制定并主导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张德强所在的维信诺就是一家典型的企业代表。
在今年12月于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维信诺首次展出了其最新研发成功的“全球首款任意折叠柔性屏全模组”产品。根据张德强援引的数据,到2020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美元,其中柔性OLED市场规模将会超过400亿美元。
以维信诺、京东方等为代表的国内OLED生产厂商正在不断加速技术开发和OLED产线项目的落地,以应对外企的垄断。根据IHS的最新研究报告,5年后,中国OLED产量将占到全球份额的26%,中国有望从OLED消费大国变成OLED生产大国。
但和所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一样,OLED产业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技术和产业经验的积累过程。维信诺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一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合力的过程,需要全行业合作伙伴的参与,才能让中国从显示大国走向显示强国。
维信诺预计,五年后的中国OLED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可能比IHS预计的26%更高。IHS研究总监张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产能面积的输出来看,到2020年,中国OLED市占率可能达到40%左右。”
维信诺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今,在技术研发水平方面,中国跟国际是同步的;在产业方面,中国大陆紧随韩国,已经走在了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前面。所以整体上,目前我们已经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壁垒,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不过即便如此,从目前而言,韩国面板厂商三星显示占据着长期的垄断地位。根据IHS的统计数据,三星目前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占比在95%左右。
业内认为,OLED能否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的第三张名片,中国政产学研各界还需形成更大的合力。
技术关口:提高柔性AMOLED屏生产成品率
韩国三星电子大约从2000年开始做AMOLED,2005年开始做柔性AMOLED,有长达十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积累。后起的中国企业,要实现追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徐征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柔性AMOLED屏的生产技术,只是生产的成品率没有三星高。
“三星做AMOLED这么多年,开始几年AMOLED屏生产是亏损不赚钱的,光做AMOLED屏是亏的,是靠着手机产业链保证了AMOLED业务的生存,从而能够把AMOLED发展起来。”徐征说。
国内纯做AMOLED屏的小型企业,如果连续三五年亏损,能否挺得住?徐征说,AMOLED投产后,估计至少头1~2年是亏损的。因为新厂刚投产,成品率偏低,大约为30%~50%,处于爬坡期。比如一条6代AMOLED线一期开了每月4万张基板的产能,在这个产能下,不管产品成品率多少,都需持续生产,这样成品率才会上去,否则解决不了大批量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徐征说,“所以要耐得住寂寞,挺住初期的亏损。”
韩国只有两家显示巨头,而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和辉光电、信利、柔宇等多家企业都涉足AMOLED产业。徐征建议,“从国家和行业角度看,中国AMOLED产业应该集中投资主体、集中投资区域,因为只有大厂才能挺得住前期的亏损,以及实现经济产能。”
产能关口:打破三星垄断九成市场的格局
中国AMOLED产业快速崛起。据中国AMOLED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耿怡介绍,目前国内7条6代线均为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预计从2018年初开始逐步出货。中国将成为韩国之后全球第二大AMOLED面板供应国,但是,整体产能与韩国企业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今年,苹果iPhoneX的AMOLED屏便由三星提供。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告诉记者,2017年柔性AMOLED屏供给和需求的企业都很集中。从需求看,目前苹果、三星电子占了80%的柔性AMOLED屏的需求量。从供应看,现在98%的柔性AMOLED屏还是由三星电子提供。
从各个主流手机品牌的屏幕需求看,今明两年采用AMOLED屏增长最多的还是苹果和三星。李亚琴说,苹果手机明年AMOLED屏的使用比重会达到接近70%。国内品牌中,OPPO和vivo的AMOLED屏使用量保持平稳,小米明年采用AMOLED屏会增长比较多。
OPPO、vivo和小米的AMOLED屏供货商目前都是三星,因为全球量产的AMOLED屏99%由三星供应,而京东方、天马的AMOLED屏现在还没有正式供货,维信诺、和辉光电的AMOLED屏主要供给中兴。
所以,李亚琴认为,中国AMOLED产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产业链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材料配套和成本、良率问题,不能盲目乐观。
据群智咨询的研究报告,AMOLED面板上游材料和生产设备的供应商,几乎都是日本、韩国、美国企业,中国企业很少。目前,中国主要的AMOLED材料供应商包括阿格蕾雅、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万润股份等。
群智咨询首席分析师陈军认为,中长期来看,需要政府、相关企业一起合力解决这个问题。中短期内,包括引进国外上游关键材料厂来华建厂配套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崔吉龙则说,当前大陆业者除了要快速度过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这两个基础阶段外,长远来看还要着力解决上游核心设备及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尤其是蒸镀设备和发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着大陆AMOLED产业的发展。面板厂作为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可以通过资本投资、共同开发、技术合作等方式向上游的材料和设备厂商渗透,从而打通整个AMOLED产业链,这是尽快缩短差距的有效捷径。
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说,京东方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从2005年投产。开始的时候,液晶材料、生产设备都依靠进口,现在液晶材料的国产化率达到60%,液晶面板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40%。只要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链的本地化就会做起来。中国的AMOLED产业也会像液晶面板产业一样,未来上游配套的国产化水平将逐步提升。
和辉光电有关人士认为,中国AMOLED产业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厂家的能力就能解决的,需要呼吁整个产业链共同建设与发展。需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植,拉动上下游共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重视技术升级以及人才培养与储备,打造一个健全的产业链,也是该产业持续发展、迈向成功的关键。
本文来自:照明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