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失踪儿童编织一张安全“网”!

“儿童失踪”这个话题,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现实题材电影《亲爱的》《失孤》等,就深刻反映了发生在中国的寻子故事。《亲爱的》电影里韩德忠的故事原型孙海洋,寻子12年后,又遭到了巨大失望,DNA数据库比对血样显示,他找到的孩子并不是儿子孙卓。如果是在各类新技术进入日常生活的今天,这个故事能否有不一样的结局?


互联网为失踪儿童编织一张安全“网”!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儿童失踪问题是社会之痛


儿童失踪的处理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每年大约有7万儿童失踪,能够找回的只有5%,“儿童失踪”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


不同于其他案件,寻找失踪儿童有一个黄金时间,若超出这个时间,儿童找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王守安表示:“应该说拐卖儿童的解救有个黄金期,超过这个时段,一旦离开了原地,把行为完全实施以后,再找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要尽快在黄金时间内对被拐卖的未成年人进行解救。”


互联网为失踪儿童编织一张安全“网”


以往,失踪儿童家长会用发放寻人启事的方法寻找线索,公安机关采用传统办案方式进行侦查破案,效率较低,社会大众很难参与到帮助寻人、提供线索的打拐行动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共安全部门为满足科技强警的要求开发了“团圆”系统,与多家媒体合作,将失踪儿童信息推送到周边居民手机中。按照“团圆”推送原则,以儿童失踪地为中心,失踪每满一小时,推送范围就扩大100公里,超过3小时,定向推送到方圆500公里范围内。


自2016年上线以来,共发布3846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3777名,找回率为98.2%,平均找回时间也从132小时缩短到78小时。


人脸识别助力找回失踪多年的儿童


除“团圆”系统外,人脸识别也是寻亲利器。在寻找失踪儿童的过程中,即便有照片可以参考,但人数一多,儿童的面部特征就难以被清晰记忆,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即可分辨出失踪儿童,减轻民警的负担。


此外,很多孩子在走失时只有几岁,在失踪多年后,容貌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无疑给寻亲带来很大阻碍。如今,这个难题用人脸模拟技术即可解决。技术人员利用人脸模拟成长算法,可根据孩子幼年时期的照片模拟生成一张如今样貌的照片。2019年5月,四川警方就曾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帮助1名被拐10年的男孩桂豪与其亲生父母团聚。


大数据技术将帮助寻亲平台发挥更大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和数据之间要发生关联,才能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目前找回失踪儿童的平台为数不少,但各自为战,若这些平台能有机整合、连接在一起,打通“数字孤岛”,接入更多维度的数据,通过数据融合为更多丢失儿童找到回家的路。


正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所说:“每个寻人平台的算法略有不同。有时在腾讯上匹配不出来的,在百度上又能找出来。对丢失儿童父母来说,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份希望。”


结语:从打拐手段来看,国内打拐技术手段已经从最初的DNA鉴定、指纹鉴定、佩戴特殊设备等,发展到了人脸识别、“团圆”等新媒体技术打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还可以利用摄像头自动识别来打拐。相信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天下无拐”时代终将到来。


文章链接:安防展览网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78008.html


24
84
0
8

相关资讯

  1. 1、社交新零售遭遇品质难题,何以破局?1746
  2. 2、新茶饮|纯营销已死,怎样才能分市场一杯羹?2210
  3. 3、互联网“顶级运营”最强速成攻略!目前国内不超过200人!2784
  4. 4、陌陌的烦恼倾力摘掉约X标签2162
  5. 5、增长管理:我对增长黑客的理解2326
  6. 6、移动应用生态链到底可不可持续?3742
  7. 7、内容电商——2019年短视频行业发展新趋势3694
  8. 8、UGC社区类产品谈:产品功能与用户心理分析4232
  9. 9、从新浪微博改版预测未来新浪微博的定位352
  10. 10、如何开展社群运营?451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