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导演被电影史抛弃了?

 作者:Ana Maria Bahiana

 译者:易二三

 校对:陈思航

之前翻译的

BBC百佳外语片(非英语片)榜单

里,我们特别指出了颇令人震惊及失望的一点——由女性导演执导/联合执导的电影只有4部上榜:香特尔·阿克曼的《让娜·迪尔曼》,克莱尔·德尼的《军中禁恋》,阿涅斯·瓦尔达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和卡迪亚·兰德的《上帝之城》(与费尔南多·梅里尔斯联合执导)。这份榜单中,名字里带「让」的男导演合起来都贡献了7部上榜作品。


《让娜·迪尔曼》(1975)


《上帝之城》(2002)

这一结果折射的是整个大环境下,女性影人被拦在电影制作的大门之外,甚而让她们面临着被影史排除在外的风险。

「榜单上出现如此之少的女导演并不让我惊讶,」美国电影学会编剧部门会员、《赛璐珞天花板报告》(Celluloid Ceiling: Women Film Directors Breaking Through)的作者加布里埃尔·凯莉说道,「电影研究通常都聚焦于男性影人,因为自从电影诞生初期,在美国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男人就把控着电影业的各个部门。」


「这其实是话语权的问题,」美国制片人工会多样性委员会主席、妇女影响网络西岸分部主席、吉娜·戴维斯研究所的顾问黛博拉·卡拉如此评价,「女性影人执导的电影越少,入选电影节或斩获电影节奖项的比率就越小。女性导演的影响范围也就越窄。」

 看不见的女人

「看不见的女人」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影视行业女性研究中心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至2017年度的23个主要电影节上,每个电影节平均展映24部电影,其中女性导演的作品只有6部,男性导演的作品则是她们的三倍。同一时期,美国电影节展映的纪录片中,13部来自男性导演,7部来自女性导演。

稀缺导致了不可见,而不可见进一步造成了稀缺——这种恶性循环就致使影史里的女性影人越来越少。「最终,影迷追捧和取得商业、影评成功的电影基本上都由男性影人垄断了,」洛杉矶电影节夜幕单元主席海蒂·豪尼克特谈到,「因而,在世界范围获得认可的电影也大多都出自男导演之手。」

BBC这份榜单是有其重要性的。榜上有名的女性导演作品虽然不多,但细看影评人们各自的投票名单,会发现有很多女性导演的电影值得关注:卢奎西亚·马特尔的《沼泽》,一部剖析拉美资产阶级的阿根廷影片;维拉·希蒂洛娃的《雏菊》,一曲献给少女能量的捷克赞歌,而这股能量迅速地被国家给遏止;玛嘉·莎塔琵(与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的《我在伊朗长大》,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德黑兰的童年记忆,反映了伊朗的社会变迁。


《沼泽》(2001)


《雏菊》(1966)

值得关注的女性导演作品还有很多,过了十年二十年,谁知道会有多少她们的电影进入百佳榜单呢?

事实上,电影诞生的头十年,女性影人是很活跃的。19世纪末,爱丽丝·盖伊-布拉切(豆瓣:爱丽丝·居伊)不仅是影史第一位女性导演,也是第一位创作出叙事性影片的导演。


爱丽丝·盖伊-布拉切

直到20世纪初的头些年,爱丽丝都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女性导演,而后,世界各地开始逐渐涌现出一批女性影人:美国有(洛伊斯·韦伯,梅布尔·诺曼德,艾达·梅·帕克,艾达·卢皮诺),欧洲有(露易丝·柯姆-弗莱克,穆里尔·博克斯,谢尔曼·杜拉克,玛丽·露易丝·德鲁普,埃尔韦拉·诺塔里,奥尔佳·布拉金斯卡娅),在拉美也有不少(卡门·桑托斯,吉尔达·德·阿伯,咪咪·德尔芭,荷尔勒斯姐妹,坎迪德·贝尔特兰·瑞堂,加布里埃拉·凡·布森纽斯·维加。


洛伊斯·韦伯

随着电影从新奇玩物转变成商业产品,女人逐渐被排挤出了制片厂。「除了演员,」豪尼克特说,「女人在电影制作的其他部门都不受欢迎,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制片厂制度的瓦解,影片发行渠道的拓宽,《海斯法典》的式微,平权运动及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等诸多因素一齐改变了女性影人的境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间,几乎没有女性导演的电影诞生。不过总体上看,女性在其他高薪领域也没有获得多少空间。同时,她们也不会被鼓励成为宇航员或外科医生。」

纵然有女性在二十世纪中叶取得了突破,她也一定面临了巨大的障碍:筹资就是首当其冲的难题。「如果一位女性导演设法筹集到了拍摄一部电影的资金,需要提及的是许多女性导演终其一生也只能得到一次机会,」卡拉说,「大量数据证实,大多数女性导演所参与拍摄的部分只占全片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想要完整地创造一部自己的作品对于女性导演来说,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学院的媒体、多样性及社会变革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披露,2007年至2016年间,80%的女性导演只执导了一部电影,男性导演的这一数据仅为54.8%。

这种性别歧视在非英语电影世界其实并没有如此激化。根据《《赛璐珞天花板报告》,对于女性导演来说,在伊朗拍片要比在美国拍片更容易。

「美国有很多私有化的艺术产业对大多数人是关闭的,」豪尼克特说,「在很多其他第一世界国家里,政府拨款的电影和艺术项目津贴可以让个人绕过大公司的掌控去拍摄电影。女性也因而拥有更多机会参与电影拍摄,但美国却没有提供这种福利。」

女性影人境况的转变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一篇重新评价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的文章中,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写道:「瓦尔达常常被誉为法国新浪潮之母。对此称谓我一直自感惭愧,事实是不公平的。瓦尔达是新浪潮的灵魂人物,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所以并未被划在戈达尔、特吕弗、雷乃、夏布洛尔、里维特、侯麦以及她的丈夫雅克·德米等新浪潮旗手之列。」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

这个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十年间,瓦尔达收获了不计其数的奖项。2017年,她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她的代表作《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也排在BBC榜单的第44位。


「我认为现今发生的,#MeToo, #EqualRights(权利平等), #GenderEquality(性别平等), and #EqualPay(同工同酬),及其他平权运动和整个社会性的运动,给女性权利带来了各个方面的提升,」电影《巨齿鲨》的制片人、环球影业前国际影院部负责人兰迪·格林伯格坦言。

而BBC文化频道推出的百佳外语片榜单可能会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女性导演在榜单上的弱势也恰恰证明了,长时间以来,女性在摄影棚和电影研究的课堂都被忽视了。

「我们正处在巨变的风口浪尖,不仅是在好莱坞和西方国家,对于全世界都是如此,」凯莉补充,「我们(女性)占据了世界人口的一半,所以至少有一半的故事也得有女性自己来叙述,而迄今为止,男性大多数时候都掌握着话语权。这种性别排斥是系统性的,改变现状并不容易,但好在正在发生。我期待有一天,导演的区分不再以性别而论。」


 《电影日子·2019电影历》

365天,365部电影

极致美学设计,增加生活的仪式感



为什么女性导演被电影史抛弃了?_娱乐产业_旅游达人
22
61
0
12

相关资讯

  1. 1、62岁女星回归终结者,满脸皱纹手臂青筋凸起,气场盖过30年前1540
  2. 2、董璇懒理高云翔绯闻回国心情大好,当初为了他带着女儿居住澳洲4519
  3. 3、靠网剧“爆红”的4大男星,胡一天张新成越来越火,而他却越来凉184
  4. 4、《唐人街探案》中的女杀手,古装造型美如仙女,一点也认不出1489
  5. 5、《黄金兄弟》除了他们五位,最大的惊喜却是他,网友:感谢你能来173
  6. 6、凯文·哈特究竟该不该辞去奥斯卡主持?美国人的看法两极分化1356
  7. 7、郑晓龙为何让陈建斌演雍正?只因他身上这个特质,别人皆没有797
  8. 8、《摩天营救》新特辑展现昆凌不凡身手,娇小身材对抗“巨石”强森1173
  9. 9、燃爆少女心,这部都市悬爱甜爽剧《他在逆光中告白》为何如此上头?628
  10. 10、《碟中谍6:全面瓦解》阿汤哥“惊天一跃”收获媒体一致好评376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