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视上追着看造火箭。”这部被“网友”笑称“造火箭”的剧,8月15日在北京卫视播出后,获得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在暑期一众古装大剧的冲击下,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收视表现亮眼,稳居52城收视率前三,最高排名第二,腾讯视频独播点击量不断突破,稳居腾讯电视剧日播排行榜前三。新华社专电报道剧集开播,《中国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高度肯定。
以正能量突围暑期档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建设事业,围绕“两弹一星”的科研历程讲述了张利军等怀揣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义无反顾地来到偏远地区,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的故事。
数据统计,该剧自8月15日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播出起,收视率便逐步攀升,稳定排名全国前三。这个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故事”,因何能在年轻的暑期档成功突围收割观众,答案由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一笔一画亲自写就。
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沉着冷静的部队军人,构成了剧中的主要塑造群体。从北京来的大学生张利军,在大学的教室里许下了将火箭送上天的愿望,但在收到去车间当车间主任的调令时,张利军选择了无条件的服从组织,用另一种形式实现心中的梦想。手艺奇绝的老工匠刘连柱,已经办了退休手续,却仍旧愿意去发射场帮忙,他说,“人退休了,我这手艺不是还没退吗,我这心不是还没退吗。”戎马一生的高占武,为了能把基地从一座军营建设成一座成一座真正的科学城,高占武也不得不脱下了自己珍爱的军装。留在历史中的声音,是这一批军人一起左手持军帽,右手握拳,“用我们的生命捍卫我们的国家。”
“张利军”、“高占武”、“刘连柱”的故事,由出品人马中骏、总制作人铁佛、导演韩晓军、编剧黄鉴、王之理等众位主创人员用细致扎实的功底讲述。正式开拍前,主创人员走访全国各地采风,深入实地了解“两弹城”的历史,“航天人”的故事。从四川绵阳的老基地,到北京某家属院与退休技术员的会面,从中央台新闻电视制片厂、八一厂、中国档案馆、国防工科委的资料馆购买影响资料,主创人员用“实”亲自搭起一座属于“三线建设”的时代镜头,每个人都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真实还原的历史与精神风貌。
属于“航天人”的故事或许并不是每位年轻的电视观众都能够有所共鸣的,但是由剧中体现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义深深捆绑后的牺牲与妥协、将国防建设远远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的“大我”情怀,成为了每一个年轻观众为此感动落泪的原因。在中国航天官方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发表的关于《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文章下, “父辈走出哈军工,经过格尔木,落脚在这里,献青春献终身,参与‘争气弹’研制”,“那些年,我们这年轻;现如今,我们正当时。不负韶华好时光,攻关航天献青春”,一条条生动的留言,腾讯视频的弹幕上,“90后前来追剧”、“00后也十分喜爱这部剧”等来自年轻观众的言论,都昭示着这部电视剧不仅让老一辈的观众重拾自己的青春记忆,更让年轻一代观众透过屏幕感受到了流金岁月里的中国梦。《那些年,我们正年轻 》也因而成为了一部能让全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的电视剧。
以“国防梦”烙印时代精神
比起古装、玄幻、青春等市场常见题材,《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在市场上则是不折不扣的“非主流”,当观众将目光聚焦在这部“非主流”电视剧上时,“三线精神”的意义在新时代建设时期变得更加宝贵。
“资本家的女儿”陆若文,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在崇山峻岭的基地里,找到了自己一生应该追寻的意义,“导弹不成功,火箭不上天,我绝不谈恋爱”,陆若文将祖国大义,远远的凌驾在个人情感之上。
火箭发射,第一作业组的工作人员需要写好遗书在到岗工作,火箭发射若失败,第一作业组绝无生还可能。“军人的后代”向晴就是在这里义无反顾的走进了第一作业组的工作间。
“用我们的生命捍卫我们的国家”,不是一句留在天空中的血色誓言,而是用青春、理想、生命去践行的人生轨迹。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但“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却永不过时。
电视机前,有经历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退役老兵感动落泪,有看到了自己爷爷奶奶故事的年轻人拍照发给老人。电视剧唤起的,是属于全体中国人们的共同记忆,更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流金岁月里的中国梦悄然实现,“三线建设”所映照的时代精神更需要每一位年轻人的实践。新时代建设,更需要每一个年轻人对于“三线精神”的传承,这已经成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烙印在中国和中国人的DNA里。
今晚19点30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敬请期待《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