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仪器仪表制造业呼吁“工匠精神”回归

日前,央视老故事频道《工匠精神》纪录片摄制组走进陕西西安仪表企业,将镜头对准奋战在仪器仪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展示新老“工匠”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劳动风采。

新时代下,仪器仪表制造业呼吁“工匠精神”回归_设计制作_处理器/DSP

其中,79岁的老仪表人田阜林,从事生产一线50多年,从他手中加工出来的产品,多次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虽然已经退休,但他还被返聘到生产一线,继续“传帮带”,把这种“工匠人”应有的精神传承下去。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为人所称赞的工匠,而这些工匠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不断浸润着神州大地,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2016年初,“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和讨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获得了飞速进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据行业相关人士预计,到2020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仪表人的努力。

今年年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18年“机械工业百名工匠”名单。其中,仪器仪表行业有5人入选,重庆川仪3位,重庆四联2位。

入选2018年“机械工业百名工匠”的5名仪表匠人,他们在本职工作中勇于创新、建功立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企业创造较大经济价值;既注重个人技能的不断提升、追求、又注重传帮带;通过工艺改进、方法创新、解决普遍性和基础性的质量难题,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专注敬业、一丝不苟、追求的“工匠精神”,为行业不同类型所有制的企业、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常用仪器仪表生产大国,积累了充足的生产供给。但与此同时,低端同质化竞争、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行业内仍普遍存在。面对大量的机会,一些仪器仪表企业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丢掉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敬畏。

新时代下,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到了需要放慢脚步、静心沉潜、着力提升产品质量的时候了,这一切都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引。仪器仪表企业要大力培育和和发扬“工匠精神”,把产品的品质和工艺做好,让用户买的放心、用的放心。

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留住工匠。长期以来,“技工荒”阻碍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因为啥?待遇低。市场一再提示,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是打造具有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的前提条件。

另外,职业教育体系也要跟上市场需要。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教的用不上、有用的学不着,学生毕业后连工匠都当不上何谈“工匠精神”的培养?

既然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是政策所指、市场所需,那么就应该下功夫把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系列好政策落到市场上,围绕“匠心”与“创新”抓落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营造尊重工匠、尊崇匠心的社会氛围。

作为在新时代崛起的制造强国,我们呼唤以“工匠精神”拥抱新时代,以“工匠精神”开拓新时代,助我国仪器仪表制造高质量崛起!




96
132
0
80

相关资讯

  1. 1、全球首个太空机器人将入太空!2756
  2. 2、氧气传感器在制氧机中的应用2459
  3. 3、Arm中国首款“星辰”处理器发布,可使STAR-MC1的性能提升20%4697
  4. 4、金士顿推出RGB版本的骇客神条,最高DDR43466MHz55
  5. 5、韩国机器人产业面临危机中国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2061
  6. 6、华为与长春博立电子达成合作,为5G智能时代布局4752
  7. 7、羲朗科技获联想之星天使轮投资!2802
  8. 8、中科大郭光灿团队实现50纳米空间分辨力高精度多功能量子传感2115
  9. 9、Optiv提供端到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加强云安全性2852
  10. 10、​中产阶级首选三星QLED电视诠释现代美学74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