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充电难题,机器人带来新思路、引燃新风口

    近年来,随着交通与环境需求的持续释放,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快速发展。依靠着国家不断给予的财政补贴和红利支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百万辆以上,同时销量也连续多年实现猛增。不过就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充电配套设施的    “跟不上趟”,却成为阻碍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一方面,现有充电设施不够齐全,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已有车辆的充电需求;另一方面,充电带来的不便也使新能源汽车续航短板被放大,严重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不少行业厂商开始致力于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或者推动发展换电服务,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充电问题。  

 可惜,充电桩并非想建就能建,其中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综合考量到政府、物业、电网、运营、业主及用户。同时,换电服务也还只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些让充电问题的解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那么,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吗?其实,近两年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充电机器人正在成为全新思路。  

    所谓充电机器人,就是将充电桩与移动机器人进行融合的产物。最早,这一概念由蔚来提出,其尝试用一辆移动充电车为其他电动车进行付费充电,提供    “一键加电”服务。后来,特斯拉通过推出载有商业储能电池与多个快充桩的半挂车,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初步打造出充电机器人的雏形。  

    而时至今日,充电机器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青睐,俨然成为全新的发展风口。在去年    4     月,爱驰汽车便曾发布过一款移动充电机器人       CARL       ;同时,位于西安的优艾智合机器人也和特锐德联合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充电机器人;此外不久前,远景科技也发布了全球首台绿色充电机器人摩奇……    

 之所以充电机器人成为如此多车企解决充电问题的共同选择,是因为相比充电桩等固定充电设施,其所具有的优势太多太大了。例如,充电机器人可以自由移动、占地面积也小、部署更加灵活便捷、充电操作也更简单等等。而且,充电机器人应用不用受太大环境因素影响,适应性与自主性也都很强。  

 在一些不适合建造固定充电桩的多层停车场以及偏远地区,充电机器人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切实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便和续航能力缺陷等弊病,使得车主不用去主动寻找充电站,获得更加便利的充电体验。未来,通过共享、租赁等模式,可以让充电机器人快速走向市场,商用前景不可估量。  

 当然,在此之前,充电机器人也还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难题:  

    其一是技术上。充电机器人分为移动机器人和储能装置两部分,前一部分对于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移动机器人主要由    AGV     、机械臂、视觉相机等复合而成,要依靠这些进行全自动的充电操作,意味着机器人必须拥有良好的导航规划能力,以及极高的精度要求,这些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和升级。    

    其二是储能上。储能装置要能被移动机器人所运输,其体积、重量必然不能超出一定限制,这就导致其储能必然不会很多。据专业人士介绍,现有的一些移动充电机器人储能基本只能满足    5     台车左右的需求,再加上移动机器人自身也需要耗去电量,储备还是明显不足了点,后续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三是成本上。     充电机器人    虽然布置和建设成本不高,但使用成本很不少。一方面移动的属性决定了其运送成本不低;另一方面,运送成本的出现又自然会导致车主在充电的时候付费要比普通充电桩高些。基于这两方面,移动充电桩的规模化应用也面临成本压力。未来需要降本或其他办法解决。

告别充电难题,机器人带来新思路、引燃新风口_设计制作_光电显示
99
61
0
45

相关资讯

  1. 1、阿里巴巴“数据战”1499
  2. 2、被微信8.0刷屏背后的潜在公式3038
  3. 3、阿里腾讯的联手围攻之下,网易云音乐会因版权问题溃败吗?3289
  4. 4、弄清4点认知偏好,让疲倦的用户一眼看懂你的文案4234
  5. 5、下一个创业风口:可能是如何解决“无聊”3457
  6. 6、“职业刷客”自述套利全过程,无处不在,无根无解772
  7. 7、未来实体:互联网+实体店4128
  8. 8、大学生,请不要一味指望企业对你负责1796
  9. 9、直播直播!从虚火过旺到未来BAT,只差一点点?1439
  10. 10、Uber司机对乘客的评价148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