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大,全国制造业PMI指数表现好于预期。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至此,制造业PMI暂别连续6个月收缩态势,重返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本月制造业PMI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其中包括供需两端均有改善、进出口有所好转、大中小企业景气回升,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数据显示,11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3%,分别较上月回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下半年以来新高,其中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赵庆河表示,从行业大类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上升,且均位于扩张区间。
“这得益于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政策、减税降费政策等得到较好落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有所释放,年底节假日消费预期带动消费品行业发展。
节假日效力同样体现在本月进口订单指数上。11月,新进口订单指数以49.8%,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同时,受圣诞节前夕海外订单增加影响,外需景气度好转,新出口订单指数以48.8%,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企业方面来看,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50.9%、49.5%和49.4%,分别高于上月1.0、0.5和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PMI再次回到扩张区间。三类企业生产指数也均高于上月,全部位于临界点之上。
对此,前述负责人认为,这是由于一批重点行业运行相对稳定且增速回升,对经济企稳趋升起较好支撑作用,如建筑业需求回升带动钢铁供需扩张;汽车市场趋稳运行;集中供暖带动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高耗能行业增速回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继续显效。其中,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7%、51.0%和51.1%,均连续两个月上升。“今年4月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以来,制造业减税效果明显,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曾表示。
今年以来,制造业领域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加大。比如,主要适用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至1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扩大到所有制造业领域;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等。
据此前国家税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新增减税473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31.36%,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政策红利用于研发投入。红利惠及多家上市公司,比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今年上半年仅增值税就享受减免1.4亿元、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全年可享受政策红利超过1900万元,联想(北京)有限公司2019年已累计扣除研发费1.1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留抵退税1亿元、增值税降率减税约4000万元等。
“正面力量来自于逆周期调节发力、工业品存货周期筑底、PPI企稳回升;约束力在于房地产调控保持定力、贸易摩擦影响持续深化。”招商宏观研报分析指出,9月以来,货币政策更关注逆周期调节的总目标而非结构性通胀,出现了边际放松;而财政政策受制于资金缺口压力,扩张力度有所收敛;综合之下预计年内制造业PMI仍将继续降低景气收缩的幅度,但走出收缩区间难度较大。
此外,赵庆河表示,部分企业反映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资金紧张问题仍较突出。据悉,11月份,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38.2%,高于上月1.5个百分点。
11月27日,财政部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要求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政策面扶持是一方面,发动民间企业投资力量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