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大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靠“这三股力”

7月2日报道台媒称,大陆     工业机器人   产业市场规模已逾千亿元(人民币,下同),从市场规模来看,产业在下游系统集成和中游的机体制造规模相对较大,而上游机器人核心零组件只有百亿元规模,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欧美日等国际厂商手中。

据台湾钜亨网6月29日报道,下游系统集成商中,本土系统集成商比重达90%以上;中游本土制造比率约30%左右;而上游零组件,如减速器和伺服系统等本土化最低,约10%左右。

报道称,2017年大陆     机器人   产业机体制造和系统集成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66亿元人民币与745亿元人民币,预测2020年二者的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391亿元和978亿元,年均复合成长率分别为13.7%和9.5%。2018年大陆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4.77万台,年增4.6%,涨幅比2017年的68.1%巨幅下滑。

钜亨网认为,目前大陆工业机器人发展处于泡沫化后的产业调整期,长期产业发展主要立足于三大驱动力。

 第一:制造业转型升级

现阶段,大陆转变经济增长动力、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是一条必经之路。制造业整体“大而不强”格局,使得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工业机器人诞生的目的就在提升制造效率、提高产品品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显而易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支撑着大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人力成本攀升刺激机器人需求

从制造业人力成本角度来看,大陆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不断提高,人力成本的攀升压缩企业获利成长脚步。随着工业机器人本土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机器人价格会下降。且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人力。

 第三:政府政策扶持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扶持,大陆各式财税补贴政策刺激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本土化比率的提升。各地方政府不光只在税务与费用方面补贴,还纷纷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

钜亨网认为,整体来看,目前大陆机器人产业仍在发展初期,即使短期一两年处于去产能泡沫的修正阶段,一旦替代人力开始加速,产业有机会再回到成长爆发期。

台媒称大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靠“这三股力”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2019年4月11日,在深圳越疆科技总部,刘培超(左)与研发人员测试机械臂(新华社)




55
94
0
79

相关资讯

  1. 1、加油加气站安防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实现设计4215
  2. 2、霍尼韦尔传感在PM2.5监测工作中的应用1261
  3. 3、国内首套电网不停电机器人亮相4130
  4. 4、半导体的春天会应季而至吗?4620
  5. 5、什么是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单极和双极的区别2394
  6. 6、北斗导航部署完成,哪五大产业将因此受益?1376
  7. 7、从misc子系统到3+2+1设备识别驱动框架2050
  8. 8、开创共享充电宝商业新模式,鼎电共享充电宝推全视屏广告柜机2741
  9. 9、以嵌入式Linux为基础的远程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系统浅析2292
  10. 10、光伏行业2019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成功举办325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