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踇趾骨髓炎怎么样治疗
病灶彻底清除、开放性松质骨植骨及反复冲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穿刺吸引术
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
2.开窗引流术
在X线检查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进行创腔的上下给抗生素闭式灌洗治疗。
3.死骨取出术
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者可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带蒂肌肉瓣充填术
因骨腔大为,消灭骨空洞,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松质骨充填与缺损处等。
5.截肢术
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6.大块病骨切除术
一般适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髓炎患者。
二、骨髓炎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感染途径命名
临床上骨髓炎的分类命名,是根据其发病部位、病程、感染途径、临床表现综合命名的。骨髓炎的分类有多种形式,根据其感染途径可分为:
1.血源性骨髓炎:由身体其他部分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坏传播至骨内。
2.外伤性骨髓炎:由外伤创口感染引起,如开放性骨折继发的骨髓炎。
3.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脓性指头炎引起的骨髓炎。
4.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因炎性反应的刺激,导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窦道形成等。
5.医源性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大多发生于手术中,由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而放松无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细菌的侵犯。复杂大手术的实施,使患部有机会接触细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所造成的骨内感染,就是医源性骨髓炎。
病情发展命名
骨髓炎根据病情发展可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地按时间划分。急性炎症消退后,若有死骨、有窦道、有死腔即为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包括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急性髂骨性骨髓炎和急性脊椎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包括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局限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和结核性骨髓炎[1] 。
其他命名
骨髓炎根据发病部位及病理改变的不同还可分为颅骨化脓性骨髓炎、颌骨化脓性骨髓炎和指(趾)骨化脓性骨髓炎等。全身有两个以上部位发病的称全身我发性骨髓炎。
三、骨髓炎如何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对骨髓炎的类型及与骨髓炎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1.对于血源性骨髓炎,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具全身性症状,发病10天内X线检查无改变,大多数病例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
(2)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不具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时已出现X线改变,病程超过10天,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依据病情变化全身症状可有可无,X线改变常见,有既往感染发作的病史。
2.急性骨髓炎需鉴别的疾病
从全身来看,应于急性风湿热、急性白血病鉴别,从局部及X线所见,应与骨肉瘤、Ewing肉瘤、骨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
(1)骨肉瘤 通常好发于10~20岁,在四肢骨,大部分发生在长骨干骨骺部;偶尔发生在骨干部,和骨髓炎相比,其骨破坏、骨膜反应的范围比较局限,但有时X线鉴别困难;通过CT、MRI检查及*组织检查鉴别是必要的。
(2)Ewing肉瘤 常常与骨髓炎难以鉴别。Ewing肉瘤发病部位在四肢骨的骨干部;有时有剧痛,伴发热及局部热感;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CRP阳性,呈炎症反应。X线上,早期以骨膜反应为主,骨髓内缺乏变化,诊断困难。骨膜反应与骨髓炎相比,规则,多半呈葱皮状骨膜反应,这是特征。必须活检证实诊断。
(3)骨组织细胞增多症 根据发病部位,显示种种X线像。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时,有高度的骨质破坏及显著的骨膜反应,因局部及全身均有轻度的炎症症状,骨组织细胞增多症与骨髓炎相比,骨破坏的范围及骨膜反应都是局限性的;如从死骨上看,有时也不出现硬化像。
(4)骨样骨瘤 有时与骨髓炎难以鉴别。X线上,常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偏在性(即发生在中央偏上,或下)X线显示高度骨膜反应及骨皮质肥厚,如果细心观察,其中可见病灶的骨透亮像。
四、骨髓炎如何预防和护理
预防
1.疖、疔、疮、痈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疖、疮、痈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2.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积极预防。
3.对于感染性的疾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4.开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已行内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一旦发生感染并蔓延到髓腔后,炎性感染常沿髓内针向两端扩散,在髓内针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发生,应特别注意首先取出内固定物以控制感染。
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反复
2、骨髓炎易于复发,注意关注体温,患肢有无红肿热痛症状,定期复诊
3、每日适当功能锻炼,避免患肢功能障碍
4、可使用拐杖、助行器,减轻患肢负重,防止发生患肢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