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被认为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人体会感觉酷热难耐。在这样一种日子里,宝宝的防暑更应得到重视,不但要饮食恰当,还要加上一些防晒措施、对于感冒发烧等疾病的防范也要到位。当做到了这些,宝宝才能安然度过炎热的三伏天。
一、三伏天里警惕“脱水热”
“脱水热”,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内缺乏水分,特别是针对宝宝来说的。过往,在三伏天里,很多宝宝容易出现“脱水热”现象,实在需要警惕。
三伏天气温高,宝宝容易排出大量的汗液,需要比其它季节补充更多的水。水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宝宝来说则更为重要了。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这时如果不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就会发生脱水而发热,严重者甚至发生中暑。
另外,有的年轻父母缺乏经验,往往以为孩子哭闹就是肚子饿了,于是就迫不急待地给他们吃奶、喂奶粉,结果因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过多,水分相对不足,导致体内细胞缺水,也有可能出现“脱水热”。
对策一: 多喂水。宝宝出汗很多、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对策二: 外出避开高温时段。宝宝每天早晨和傍晚凉快的时候在外面玩儿,中午特别热的时候,给宝宝开一下空调,温度只要不太低就可以。
对策三: 喝荷叶粥。多给宝宝吃清淡的食物,如荷叶粥、绿豆汤等,这样可以防止脱水。
二、三伏天,宝宝饮食要恰当
三伏天防暑,饮食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足。如果说防晒、开空调等是外在的防暑措施,而饮食防暑,则是内在的。只有内在和外在达到协调,才能达到健康状态,防暑才算成功。
1、多酸多甘: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可以吃菠萝、西瓜等。
2、注意补水: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要记得给宝宝补水,鼓励宝宝多喝水。
3、及时祛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4、预防腹泻: 气温一高,加上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再加上有些宝宝吃了冷饮,容易引起腹泻,一般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要注意环境卫生以及宝宝的用手、饮食卫生。给宝宝喝的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
三、适宜运动,做好防晒措施
三伏天中,人稍稍运动或工作就会大量出汗,身体黏黏的。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要运动呢?不!适宜的运动还是可以的,不过同时要注意防晒措施。
1、错误的防晒观: 不说不知道,其实很多人都有着错误的防晒观。有些人以为防晒很简单,早上出门擦了防晒就可以了,多云的天气并不需要防晒。有些人也以为打遮阳伞能遮阳,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因此,防晒是个非常讲究的护肤环节,宝宝也不适宜涂抹成人防晒霜。
2、适宜的运动: 三伏天天气炎热,选择适宜的运动很重要。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散步等活动。
3、带好防晒工具: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尽量少去人流拥挤的地方,多留在通风的地方。
四、暑热中当心别让宝宝着凉
进入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在户外总喜欢给宝宝穿着肚兜,甚至光着身子,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冬天给宝宝穿得过多,夏天给宝宝穿得过少,导致宝宝冬天热病,夏天着凉,是常见的儿科门诊现象。
1、吹空调,要当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地铁、公共汽车以及儿童游乐场所等室内环境多有空调,宝宝穿得过少,一进入空调环境,温度大幅度下降,毛孔突然收缩,骤冷骤热之下,如果不能及时添加衣物,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就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咽痛、流鼻涕以及发烧等症状。
2、穿衣不宜太少: 三伏天宝宝不宜穿衣太少,甚至不穿衣。宝宝出汗多,毛孔扩张,如果此时皮肤外露,吹一吹风着了凉,宝宝就容易感冒发烧了。另外,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需依靠皮肤辐射等。有数据表明,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给宝宝穿得太少,宝宝就容易从外界吸收热量,非但不会感到凉快,体表温度的上升反而会使得他们觉得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