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将讲解“妖股”此次破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趣头条商业模式的怀疑,而笔者在趣头条上市当日就曾表达过高走的趋势无法长久,原因是并无坚实的商业基础。
此次破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趣头条商业模式的怀疑,而笔者在趣头条上市当日就曾表达过高走的趋势无法长久,原因是并无坚实的商业基础。
在内容方面,作为内容聚合平台,趣头条提供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阅读体验也比较差,标题党、低俗内容充斥平台,这种虚浮的内容是难以留住用户的。
在营收模式方面,趣头条的广告收入占总营收的93%,其中百度的贡献高达75.8%,营收不仅模式单一,甚至连来源也极其单一。
根据招股书显示,趣头条2016年营收5795万元,2017年营收5.17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7.178亿元人民币。但总体上趣头条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6年净亏损1090万元人民币,2017年净亏损9480万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净亏损扩大到5.144亿元人民币。
在获客模式方面,趣头条一直自我标榜的特色就是获客模式,即用钱“收买”用户的行为:如注册、阅读、签到、评论、分享等就能获得金币,“收徒”即邀请朋友注册也能获得金币,甚至能够从从徒弟收徒弟的奖励中获得提成,而金币可以兑换人民币。
一方面,这种获客方式极其烧钱,从数据来看,买用户和留住用户的钱大大超过其营收。而留存的用户就是为了赚钱来的,一旦停止补贴,就凭趣头条的内容质量,用户基本就会一哄而散。
另一方面,这种获客方式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一来是其形式很像传销,二来是这种涉及兑换人民币的行为存在法律障碍,随时可能被叫停。
而且趣头条尚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简单来说就是并不具备网络新闻传播的资质,被监管部门关停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笔者一直坚信趣头条上市时“火爆”只是虚火,现在果然被打回了原形,可见市场是公平的,走捷径打擦边球的商业行为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
趣头条所面临的问题涉及到其核心的商业模式,这个不改可能很难走出一条长远的路来,而现在看来,趣头条除掉这个核心模式就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了,这可能是最大的尴尬,骑虎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