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实施。新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并依法纳税。根据《电商法》,今后电子商务经营者会受到严格监管。《电商法》的颁布实施,将使得电子商务领域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这也意味着过去10年电商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
代购考虑转型
《电商法》的一大焦点,是电商平台内的经营者必须取得营业执照。不论是淘宝网店,还是朋友圈代购,都被界定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管理成本和税务成本都会直接上升。
《电商法》实施后,过去那些游走于法律、税收灰色地带的代购有何变化?
一名长期做法国巴黎代购的商家告诉记者,去年12月就决定不再接代购单,因为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店铺资源,准备转为巴黎陪同购买,做好线下服务。此外,不少代购仍在持观望态度,观察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如何。此外,还有许多网店店主都已采取应对措施,一些没有执照的网店开始集中申请营业执照。据报道,在杭州“淘宝小镇”,在线申请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数量已突破2000份。
如今,代购正纷纷考虑转行或转型。专家表示,《电商法》明确规定代购办理主体登记及纳税问题,成本上升后,其优势也会减少。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表示,《电商法》的实施虽然会使代购竞争优势减少,但也能淘汰掉行业内不规范的“小代购”,为商家提供更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师王云霞表示,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在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创新竞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良法需落实处
伴随跨境电商发展,代购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并滋生了许多乱象:强制捆绑搭售、退还押金困难、微商假货横行投诉无门……面对目前电子商务领域暴露出的许多问题,《电商法》不失为一剂对症良药。
默认捆绑各类保险、接送机券、酒店优惠券等是在线旅游平台的常见“套路”,但今后这样的“默认勾选”将成为历史。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假货,近一半受访者表示“电商经营者跑路,无法索赔”是维权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电商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包括依法取得许可的义务、保障商品或者服务质量安全的义务等;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将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倪德锋表示,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电子商务领域从快速发展向规范化发展的转变。它的实施可以解决一些案件的司法“困境”。例如此前取证难的问题,一些不利于平台的证据,平台会宣称已经删除,但现在电子商务法明确要求保留相关数据3年。
部分法律人士和专家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电子商务法是进一步规范电商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仍需要执法、司法部门以良法促善治。《电商法》要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有关部门根据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规规章或司法解释,细化相关规定,督促电商经营者及电商平台落实责任,充分保障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鼓励走向正轨
近几年,中国对于跨境电商的优惠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与国外的价差正在逐渐缩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2018年全年将达到1.9万亿元。
《电商法》实施后,是否会影响消费热情和行业发展?在泰国做个人代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电子商务法的实施会提高代购成本,但是法律的规范也会让个人业务走向正轨。
许多消费者也认为,代购纳入监管是好事,能够让海淘“有法可依”,不再担心买到假货或售后推卸责任等问题。
专家表示,《电商法》确定了线上线下相统一的规则。它把微商、代购还有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销售的人群纳入到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严格规定了准入门槛,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消费环境。
倪德锋认为,面对电子商务领域纷繁复杂的业态和技术创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法实际上在鼓励自由创新和维护规范有序之间寻求了平衡。法律实施后,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司法权威判决,发挥案例的指导作用,通过案例为网上行为法律边界提供行为指引、价值导向,让电子商务从业者有更多参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