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月宝宝吃手的原因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成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吸手指是很正常的。这行为之所以持续一方面能给宝宝带来舒服感,家底焦虑;另一方面,宝宝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而吸手指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吃饱了,宝宝还会吸手指。
下面具体介绍下:
1. 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慢慢长大,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手眼协调功能也出现。2—3个月宝宝就开始出现手的动作。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2. 需要满足感宝宝2—3个月,正处于扣的敏感期,此时的宝宝喜欢含妈妈的乳头或者是小手睡觉。有东西放嘴里会很有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们不安,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所以就易出现吃手的习惯。
3. 快乐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宝宝吃手的活动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人类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二、宝宝吃手家长怎么办
当您发现宝宝吮手指,首先不要紧张和担心,因为超过一半的宝宝在7个月左右就不再吃手指了。您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没有必要强行制止。若强行制止,则易起到负性强化作用。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宝宝保持小手干净,以减少手口传播疾病的风险。保持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
4岁后儿童顽固性吸吮手指可影响下颌发育,导致牙列不齐,甚至影响咀嚼、吞咽或发音,应进行行为治疗。可采取适当忽视、分散注意力或不吮指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的方法,达到逐渐消除。
1.营造好的环境
一旦发现宝宝吃手指头,就要多关心宝宝身心的发展,努力营造可让他安心成长及游戏的环境。
2. 用糖果及饼干代替
专业人士建议,如果宝宝吃手已成习惯,可以用糖果及饼干取代,让宝宝戒掉。
3. 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利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例如:陪宝宝玩玩具,画画等,这都是可让宝宝戒掉吃手的好方法。对给宝宝一些关爱与照顾,相信你的宝宝会很快忘了吃手的癖好。
三、如何防止宝宝吃手呢
要预防宝宝过分吸吮手指,最好在婴儿期就开始行动,如下7个方法都值得重点借鉴:
1、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选择。
2、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
3、妈妈在哺喂宝宝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4、在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进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5、如果宝宝已经出现喜欢吸吮手指的倾向,那么要尽可能及时地把他的手指轻轻从嘴里拿出来,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6、多陪陪宝宝,利用空闲时间多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7、在宝宝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
四、正确认识宝宝吃手指的利弊
宝宝吮吸手指的好处:
(1)感觉舒适,心理满足。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吸手指一方面能给宝宝带来舒服感;另一方面,宝宝出生后,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吸手指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和需要,所以即使是吃饱了,宝宝还是会有吸手指的行为。
(2)促进神经功能发展。宝宝“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还能提高吸吮水平。妈妈会感到,宝宝吸起奶头来一天比一天有力,这对小儿生长发育有好处。
(3)智力发展的信号。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宝宝吮吸手指的坏处:
(1)细菌入侵。宝宝的手指上存在细菌,吃手指时免不了把这些“坏家伙”一并吃了进去。如果这个时候正赶上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发生肠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
(2)影响生长,颜面变形。宝宝吃手指时,手指在口腔内会产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外力。吮吸拇指时间久了,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上下颌的正常生长就会收到干扰,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等。导致上下前牙不能接触,影响切咬食物。更重要的是影响宝宝外表的美观。
(3)手指受伤。如果宝宝长期吃手指,也会会影响到他们手指骨骼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出现手指弯曲畸形。长了牙的宝宝如果还继续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脱皮、肿胀等外伤,严重时甚至感染。
由此可见,宝宝吮吸手指是有利有弊。如果宝宝还小,对于宝宝吮吸手指的行为没必要强硬地制止,时刻保持宝宝双手干净,避免宝宝把病菌吃进肚子就可以了。但如果宝宝已经长大了,还保留这吮吸手指的坏习惯,那就要想办法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