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耳蜗术后日常生活
1、术后两周内不宜洗头,但手术一周后可用热毛巾擦头部伤口以外的部位,术后两周内洗澡时用浴帽保护头部。两周后以及今后洗头时不要用指甲骚挠人工耳蜗植入体部位,可以用手掌或指肚粘洗发液轻轻摩擦,避免头皮被指甲挠破。
2、避免强磁场靠近头部,特别是人工耳蜗植入体周围。强磁场包括大的磁铁、磁疗机、磁共振检查等。
3、避免强大电磁波通过头部:人工耳蜗植入体内有精密集成电路,特别害怕强静电和强电磁波,当然在一般场合的无线电信号不会有影响,如可以听手机。但应避免做头部的超短波、微波治疗。尽量避免在广播、电视的大功率发射天线附近久留。内衣尽量用纯棉织物,防止产生静电。穿毛衣、化纤制品时尽量避免去玩塑料滑梯,因为化纤皮毛和塑料摩擦会产生静电,有可能将储存在芯片内的程序冲掉,导致耳蜗不工作。一旦发生静电冲掉程序,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可以把程序重新灌图进芯片内。
二、戴人工耳蜗运动注意事项
1.非身体碰撞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跳绳、慢跑、滚铁环等一般均是安全的活动,但有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其它意外需要注意,从事这类运动,最好将长线与语言处理器藏置于衣物下,并且使用包装袋妥善地包装处理器,以避免处理器受到撞击,汗水污损,以及泥沙堵塞等污染。如钓鱼活动时言语处理器要防治不慎掉入水中。
2. 肢体碰撞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一般不建议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该类运动,但在某些非正式的低对抗强度的业余球类活动中,如果一定要参加该类运动,最好将外部的语言处理器取下,头部植入体部位以安全绑带固定以策安全。更为激烈的肢体对抗运动例如拳击、跆拳道等,人工耳蜗使用者应避免参与这类运动,因为重击或挤压头部的伤害行为几乎不可避免。
3.建议需配置安全头盔等保护器具的运动:比如自行车、骑马、卡丁车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参与。但为了免于人工耳蜗遭受挤压碰撞的风险,戴上正规合格的头盔等保护器具是必要的。
4. 水上运动:比如游泳、戏水、漂流、潜水以及其它的水上运动。只要取下外部的语言处理器,大部分水上运动是可以进行的。而潜水所用的蛙镜头套部分要注意不要压迫到植入体区域,以作安全考虑并避免太紧蹦而产生不适感。其它如驾驶船舶、划艇和独木舟等也要配备安全头盔,以策安全。不论浮潜或深潜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水压以及潜水所需的重装备都极有可能对人工耳蜗使用者造成伤害,所以预先告知人工耳蜗使用者这些信息是必要的。另外,特别提醒的是有些人工耳蜗使用者有平衡功能障碍,在深海潜水活动中绝不可以单独贸然下水。因为这些人工耳蜗使用者在水下潜水时,可能会出现方向感与空间感错乱,在水下迷失方向,所以必须要有专业指导者带领下潜水。
5.个人竞技项目:比如体操、武术等。参与这类体育项目应当小心谨慎,应该戴上头盔等保护器具,以策安全。再次提醒,仍需要拿下外部言语处理器及配线。
三、人工耳蜗的组成
言语处理器
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进行滤波分析并且数字化成为编码信号。言语处理器将编码信号送到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将编码信号以*信号的形式传入位于皮下的植入体的接收/刺激器。Nucleus 3系统的言语处理器包括:ESPrit 3G耳背式言语处理器SPrint大功率体佩式言语处理器。
人工耳蜗植入体
人工耳蜗植入体将适量的电能传至耳蜗内部电极系列,沿着在序列国产人工耳蜗上分布的电极刺激耳蜗内的残余听神经纤维。电声信息沿听觉通路传至大脑进行编译。
言语编码策略
言语编码策略控制着对环境声音及言语的数字化处理。不同的编码策略所侧重的音调、响度和时相线索亦不同。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声音质量的倾向性有所不同,并且在使用根据他们个人需求设计出的言语编码策略时,其言语感知能力表现出显著的提高。
四、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标准
对于还未学会说话就已经耳聋的语前聋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标准是:
1、 年龄通常为12个月-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2、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听阈超过70dB的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3 -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阈超过90dB的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3、 无手术禁忌证。
4、 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5、 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对于已经会说话的语后聋患者,选择人工耳蜗植入的标准如下:
1、 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
2、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
3、 无手术禁忌证。
4、 植入者本人和/或监护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