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素过敏会出现什么症状
1、速发型反应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及儿童少见,婴儿罕见。青霉素的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过敏性休克发生一般极为迅速,大多数在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甚至在注射针头尚未拔出时就会发生。少数病例可于给药后数小时或连续给药过程中出现,一般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2、延缓型反应
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症状。偶有数日后过敏性休克者,少见。一般症状有:
(1)皮疹、皮痒、发热,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以皮疹最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者如大疱表皮松懈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氨苄引起的皮疹较多见。
(2)接触性皮炎,发生于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发生率低。病变为湿疹、荨麻疹等,偶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3)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腹股沟、手指或脚趾间、手掌、足跖,可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的红斑和疱疹,临床罕见,机理不详。
3、血清病型反应
大多数发生于初次使用青霉素的病人,临床表现与普通血清病相似,严重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有时可因咽管阻塞引起暂时性耳聋。脑水肿时,可致严重的中枢症状甚至昏迷。
4、其他过敏反应
青霉素尚可引起出血、过敏性紫癜、肾脏或肝脏损害、心衰等,但均罕见。
二、青霉素过敏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肾上腺素应用: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将患者放入水平卧位,足部稍抬高。迅速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0.5-1mg,5-10min后根据病情、患者年龄等重复使用肾上腺素0.3-1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注。
2、突击量糖皮质激素应用:首次地塞米松2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注,然后用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静滴;或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0-600mg/d,先分次用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然后静滴。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使用肾上腺素、激素后患者血压仍不回升时,可应用阿拉明20-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以维持到正常血压水平。
4、心肺脑复苏:对心脏骤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心肺脑复苏程序处理。
5、其他:酌情应用抗过敏药用,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做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
三、青霉素过敏是什么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对本类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宜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在应用青霉素前,应问清病人曾否用过青霉素,有无过敏反应史。对近期内用过青霉素者应了解确切的时间。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也应谨慎。
四、怎么才能预防青霉素过敏
预防过敏,主要是用药前,必须了解病人既往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如有,则决不能使用,如无过敏史,则此次注射应按照规定剂量作皮肤试验(常用的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内含药100-1000单位,用0.1毫克作皮内试验,即皮内注入10-100单位青霉素),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并有伪足,肿块直径大于1厘米时为阳性反应,即不应注射。如阴性,则可予注射。
当注射完毕后,病人不应立即离开,观察10几分钟无反应后再走。连续用后停药,通常24小时后继续用药,建议重新做皮试。
预防青霉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严密观察病人反应;
(4)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