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治疗偏方
赤小豆煎樟柳根
原料:赤小豆100克,樟柳根60克。
做法:先煎樟柳根,取汁、去渣。以樟柳根汁煮赤小豆,将豆煮至烂熟,空腹吃,渴则饮汁,连服3天。本方利尿消肿,疏风解毒,适用于风水相搏所致的水肿。
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鲫鱼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陆3克。
做法:鲫鱼去鳞、肠肚等,洗净,与赤小豆、商陆同煮,至豆熟鱼烂成浓汤,不拘时,代茶饮。本方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浸渍之水肿。
煮麻黄
原料:麻黄6克,连翘、杏仁各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甘草各6克。
做法:除赤小豆、大枣外,余药用布包煎,煮取汁液,用药汁与赤小豆、大枣同煮,直至将赤小豆煮烂熟,吃豆枣,喝汤汁,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3天。 本方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之水肿。
芡实老鸭汤
原料:芡实100—120克,老鸭1只。
做法:将鸭子去毛和肠脏,芡实放人鸭腹中,置瓦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后,用文火煮2小时左右,加适量盐调味服食。本方健脾利水适用于脾阳虚之水肿。
羊肾粥
原料:新鲜羊肾、白术片各45克。
做法:将羊肾洗净去脂膜,切成细丁同白术片共人砂锅内,加适量水,煮粥,一次温热空腹食之。本方补肾健脾,燥湿利水,适用于肾虚水肿。
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常见症状
血管神经性水肿仅损害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色葡行边缘、中央苍白的团块皮疹,有时可融合为巨大风团,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变累及皮肤深层(包括皮下组织),出现容易识别的局限水肿。这些表现均可一时性迅速出现和消失,反复发作不超过6周者属急性,反应属慢性。
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为多见,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发生风团,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成批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呈鲜红色和浅黄色,红色者血管渗出较轻,白色者由较广泛的渗出压迫毛细血管产生贫血所致,风块大小不等,大者可达10cm直径或更大,有时表面可出现水疱,疏散排列,邻近损害能互相融合,形成特殊的圆形,环形,地图形等,可泛发全身,消退后不留痕迹,有剧痒,烧灼或刺激痛感,一般急性型经数天至1~2周停发,也有反复发作,病程缠绵1~2月以上,有的经年不断,转为慢性,血管性水肿,发生皮下组织较蔬松部位或粘膜,呈局限性短暂性大片肿胀,边缘不清,不痒,通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和足,常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起发生,若累及上呼吸道,可能会阻塞咽喉而危及生命;如累及胃肠道,可能出现腹酸痛,有的还伴有恶心,呕吐,以致进行不必要的外科探查,一般都在2~3日后消失。
二、此外,某些类型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尚有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1.寒冷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分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从婴儿开始,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减轻,常持续一生,在全身受冷后数小时发疹,损害为不超过2cm直径的红斑性丘疹,可伴发热,畏寒,关节痛,肌痛和头痛等,可持续48小时;后者常从儿童发病,皮肤暴露寒冷后即可发病,吸入冷空气或进食冷的食物或饮料偶尔粘膜发生肿胀,除去暴露部位发生风块外,患者可发生全身性症状,如潜入冷水后发生知觉丧失,甚至淹溺,症状在数月事消失,但亦有持久不愈者。
2.胆碱能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在精神紧张,运动和热后发生,损害为1~2cm大风团,外绕较大红晕,有时仅有瘙痒而无风团,可伴流涎,出汗,腹痛和腹泻,持续数月至数年。
3.日光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暴露日光后数分钟发病,局限于暴露部位,持续1~2小时。
4.蛋白胨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在饕餮者,精神激动或同时饮酒情况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经肠粘膜吸收而致病,表现为皮肤发红充血有风块,伴头痛乏力,在1~4小时内消失,有时可持续1~2天。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的饮食宜忌
1、菜子油治血管性水肿
[用料]生菜子油。
[制用法]外搽患处,每日数次。治疗期间禁用水洗患处。
[功效]解毒、消肿、祛湿。用治血管性水肿。
2、芝麻根治血管性水肿
[用料]芝麻根1握。
[制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用治荨麻疹。
3、醋糖姜汤治血管性水肿
[用料]醋半碗、红糖100克、姜50克。
[制用法]醋、红糖与切成细丝的姜同放入砂锅,煮沸2次,去渣。每服1小杯,加温水服,每日2或3次。
[功效]散瘀、解毒。用治血管性水肿。
4、蟾蜍汤治血管性水肿
[用料]活蟾蜍3~4只。
[制用法]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一日3或4次。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用治血管性水肿。
5、白僵蚕芥穗蝉蜕治血管性水肿
[用料]白僵蚕10克、荆芥穗10克、蝉蜕5克。
[制用法]水煎。日分2次服。
[功效]清热止痒。用治血管性水肿。
四、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性因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过敏反应,其具体病因如下叙述。
1、遗传性因素:
某些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均可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液体过度渗出而发病。任何部位的水肿通常都能经自身调节在几日内消失,药物治疗可加速水肿缓解和消退。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精神及物理因素作用下,中枢及周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不同部位的水肿与相应的自主神经节段平面有关,全身性水肿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
3、过敏反应:
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能与过敏有关,如食物、药物或环境中某些物质均可因过敏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