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了解孩子心理世界的最有效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孩子说话的语速、说话的节奏、说话的音调以及他听别人说话的方式来了解。
一、孩子说话的语速是反应他心理状态的一个因素 ,指的是孩子跟你说话时的快慢速度。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语速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心理专家表示,当孩子说话的语速变快时,孩子内心可能有恐慌不安的情绪,所以必须借助快速的讲话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想尽快转移话题躲避大人的询问和怀疑。
其次,孩子说话语速快还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父母的观点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从而刺激脑部兴奋,语速便提高了;另一个是孩子想尽快跟父母讲述自己认为做得不错的事情,希望父母听后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果孩子说话语速比平常明显变慢时,可能是不想和父母继续交谈,对父母此时所说的话没有兴趣而采用消极对待的态度。
一般说话速度较慢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说话快的孩子则一般是活泼开朗、能言善辩的性格,总之孩子说话的语速是反映孩子性格的一个标志性因素,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说话的速度和平常大有不同,一定要格外关注,看孩子是否有心事,及时给予纾解。
二、孩子说话的节奏也是反映孩子心理的重要因素 ,有的孩子说话的节奏有条不紊、滔滔不绝,表现出内心的自信,而当孩子缺乏自信时,讲话就会是断断续续、甚至有点结巴的节奏。有的孩子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没有自己的主见,讲话就常常是模棱两可的节奏,还伴有“都可以”、“听你的”等附和的语句,这种孩子就需要父母锻炼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三、除了语速和节奏外,孩子说话音调的高低变化也是反映他心理情绪变化的表征。 比如孩子做错事狡辩的时候,说话的音调一定会提高,试图通过激辩反抗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到了情绪激动时,甚至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大吼大叫等。
如果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的需求,而父母不答应时,那么孩子说话的音调会从小声的央求演变为大声的苦恼,心理表达的是从委屈到不满急躁。
孩子出现以上这种说话的音调很大部分来自于父母教育孩子的谈话方式,大声的斥责跟低沉稳健的音调来跟孩子讲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后者说话的音调肯定更被孩子接受。
四、孩子倾听别人的方式也是反映他内心的因素,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谈话感兴趣,那他会以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专注的眼神、微妙的回应、不时发出的提问等。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谈话不感兴趣或很反感,一般会表现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比如身体倾斜、视线看到其他地方去、眼珠乱动等。
父母和孩子最理想的沟通状态一定是孩子对你的谈话表示认可而专注的倾听并且提出疑问。如果感到厌烦时,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调整谈话的内容,或者添加一些肢体语言来引起孩子的关注。
用心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神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不要让孩子把你归类在“啰嗦老爸”或“啰嗦老妈”的行列里,这样孩子主动跟你倾诉的意愿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