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疖肿后吃什么药
(1)在初发阶段,可于患处涂搽碘酒,或用六神丸5~10粒研碎加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疖肿中期,采用局部治疗,如热敷,有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金黄散、百多邦软膏等;已有脓头的可在其顶部涂石炭酸或碘酊,防止挤压碰触,千万不可用手指挤压排脓,如此极易引起感染。症状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以防诱发肾炎。特别大的疖痈,应到医院请医生在严格消毒状态下切开排脓,再外敷抗菌消炎药,以防感染。中药六神丸、金银花露、甘露消毒丹和西黄丸等治疗疖痈,有其独特的优点,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2)一般疗法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全身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应尽量减量或停用
(3)局部疗法
对毛囊炎和疖局部可涂莫匹罗星软膏或聚维酮碘溶液也可用%新霉素软膏一日数次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敷%鱼石脂软膏或用%的碘酊外涂也可敷中药六合丹和金黄膏局部用紫外线照射或短波物理治疗对已化脓破溃者需手术切排脓引流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对发生于鼻孔及上唇等“危险三角区”者严禁挤压以免导致细菌随血流入海绵窦而引起颅内感染。
(4)全身疗法
多发或严重的毛囊炎疖及痈可首选青霉素或选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日必要时应静脉给药。
二、长疖肿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如果孩子长了疖肿,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用医用酒精或淡盐水,帮孩子擦洗干净疖肿,涂上抗感染药膏,并用消毒纱布敷盖在疖肿上,这样可以避免衣服对疖肿的摩擦,还可以防止疖肿的感染扩散。
切不可为了将疖肿的脓液挤出,而用手去挤捏疖肿,因为这样做往往会使感染加重,带来更多的麻烦,一般只有等脓液自行流出。一旦疖肿破溃,要及时用医用酒精或淡盐水清洗干净患处,并继续保持患部的卫生,用消毒敷料再覆盖几天。
为了防止感染的扩散,应当注意患者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毛巾。如果疖肿发生在臀部,对婴儿要尽可能不用尿布,至少要做到勤换尿布。
如果疖肿长在皮下组织致密区域或淋巴附近,或者疖肿有血性流体流出,应当带孩子去医院医治。
疖是人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因细菌感染(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在人体的头、面、颈、腋和臀等部位尤易发生。疖在初患时红肿热痛,成熟后其中央出现黄白色小脓头,待自行破溃,脓栓排空即愈。但若处理不当,如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海绵窦或脑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病情就十分危险。另外,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会有病情缠绵多发,此起彼伏,以致进入疖病期的情况,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平时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疖子表现为皮肤疼痛、肿胀,里面充满脓汁。发生在毛囊由细菌感染引起时,虽然有些人的鼻子带有细菌,但其感染源尚不清楚。疖子一般发生在潮湿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和颈背部等。
三、防治疖肿的方法有哪些
1.利用温敷将脓逼出
疖肿一出现,立即用温湿的毛巾覆盖在疖上20-30分钟,一天3-4次。毛巾凉了需马上更换,温敷对治疗疖肿是极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脓头形成并将脓逼出,加速复原。
2.将疖刺破
当疖肿出现脓头,不大,无感染蔓延的迹象时,患者可以用火将针消毒后,将此疖肿刺破,并将脓挤出。让疖自行破裂可能制造更多麻烦,因为疖经常在睡眠时破裂。
3.勿使感染扩散
当疖在排脓时,应保持周围皮肤干净。洗澡时应采用淋浴,以减少感染蔓延至其他部位的几率。治疗疖之后,应彻底洗净双手后可接触食物,因为葡萄球菌会引起食物中毒。
4.每天清洗
染部位应该每天清洗数次,并且用棉签沾药消毒,也可直接在疖上涂蜂蜜。疖上直接涂维生素A及E乳剂也很有效。
5.清毒
一次清肠禁食有助于除去可能引起疖的毒素。
6.药膏敷
用洋葱制成膏药,对伤口疼痛可能有帮助。使用时,要用布包住膏药,勿直接敷在患部。
四、日常生活中疖肿是怎么引起的
中医认为疖肿发生,乃由内蕴湿热,外感热毒,或因膏梁厚味,脏服蕴毒,使局部肌肉经络阻塞,气血壅郁所致。本病初起症状轻,范围小,为毛囊性丘疹,以毛囊为中心向周围扩张,形成圆形或圆锥形洁节,小如斗,大如李,跟脚收缩,表面皮肤红肿隆起,硬实发亮,重者可有发热,头痛,附近淋巴节肿痛,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如不愈,数天后洁节化脓,进入成浓期。一周或十天溃破穿孔。当浓液、浓栓及坏死组织排尽时,疼痛和肿胀即可减退,既不化脓,也不溃烂,或少量化脓并自行呼吸消退。本病可单发或多发,少数病人可病发急性肾炎,数目较多者,又可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经久不愈,成为慢性节病。本病者生在面部,鼻部,口唇部,如挤压或处理不当,常可引起颅内感染,甚至死亡,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