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西医治疗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的治疗与荨麻疹治疗相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用一般的抗组胺治疗效果不佳。可使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等抗纤溶酶(纤溶酶为C1的活化剂)药物治疗,同时有预防及减少复发的效用。雄性激素(垂体前叶阻抑剂达那唑有轻度抗雄性激素作用)可以刺激机体C1抑制物的合成而产生疗效。常用达那唑0.2~0.6g/d或司坦唑(康力龙)2mg/d,两者疗效相近,但后者价格较便宜。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月经紊乱、发胖、痉挛性肌肉疼痛及血清转氨酶升高。为减少不良反应,可采用间隔用药即用药1个月后改成用药5天停用5天。有些病例采用舌下含服睾酮有效。对急性严重发作病例,可使用新鲜血浆或纯化的含C1抑制物的制剂。有喉头水肿导致呼吸窒息时应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素及皮质激素。
预后
无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
血管神经性水肿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因
遗传性因素(20%):
某些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均可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液体过度渗出而发病。任何部位的水肿通常都能经自身调节在几日内消失,药物治疗可加速水肿缓解和消退。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0%):
在精神及物理因素作用下,中枢及周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不同部位的水肿与相应的自主神经节段平面有关,全身性水肿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
过敏反应(35%):
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能与过敏有关,如食物、药物或环境中某些物质均可因过敏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
疾病病因
1.食物或药物过敏。
2.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家族遗传倾向。
3.病变处可见皮下或黏膜下小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周围疏松结缔组织水肿等。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
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居多。发病前可出现周身不适、寒战或发热等前驱症状。急性起病,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数天或数十天。不经治疗也可完全自行缓解,但发生在重要部位时可导致严重后果。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有的病例可长期不复发,间歇期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2.常发生在单个部位,也可同时发生在多个部位。病变多位于面部、颈部、头部、上肢或下肢,也可发生于眼结膜、视网膜、咽喉、口腔、生殖器、消化道及肾脏等。病变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边界不清,压之较硬,但无指压痕,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除了感觉肿胀或热感外,一般无疼痛及发痒等感觉异常,发作时间较长者局部可出现毛发脱落。发生在特殊部位还可出现特殊的严重表现,如发生于咽喉部黏膜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部黏膜严重水肿可导致窒息死亡。
3.慢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具有家族遗传性,在幼儿期发病,呈反复性进行性加重,常累及呼吸道和消化道。
四、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检查
一般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血清学检查可发现血清C1酯酶抑制物,C2和C4值均下降,部分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患者,血清学检查可发现血清C1酯酶抑制物,C1,C2和C4值均下降,在发作时尤为显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检查可有轻度异常。
2.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多无特异性。
其他辅助检查:
1.头颅、肢体影像学检查绝大多数是正常结果。
2.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有辅助诊断及鉴别意义。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需与皮肤其他性质的水肿相鉴别,如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早期可类似血管性水肿,但不久局部即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等多形性皮损,由于昆虫叮咬,刺蜇引起的急性风团样反应或继发的蜂窝织炎,除局部肿胀外尚有发红,发热和压痛等症状以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