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岁的糖尿病平均寿命是多少
其实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并不会影响人的寿命,临床上很多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很长寿的,只要控制得好跟普通人的寿命没有什么分别的。
糖尿病会引起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还有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等多种的危害情况。但是虽然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控制得好是不会减少生命年限的,只是患上了该病会加重本人及亲属还有社会的负担。所以如果一旦确诊自己是得了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做到早治疗或者长期治疗,还有一些综合的治疗等等,患者要通过这些治疗才能使血糖达到或者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如此才能消除一般的糖尿病症状,才可以做到防止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寿命以及降低病死率等,所以患者一定要定期做全身检查,确保血糖的稳定。
但是有一种患者是需要小心与注意的,那就是妊娠中的妇女,如果妊娠时期患有糖尿病,这对于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显著影响的,这一点是必须引起大家注意的,糖尿病的孕妇当中发生巨大胎儿的比例比较高,因为血糖的浓度过高会使胎儿生长太快,以致于超过了正常胎儿的生长速度,这样就会给分娩带来困难,还有就是会使新生儿损伤或者疾病的发生大大增加的。
糖尿病是分为两个类别的,一类是跟代谢紊乱有关的症状,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患者会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症状,这也是属于比较多见于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一般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或者仅有部分的患者是表现较为明显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病之前都是有肥胖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的体重会逐渐下降消瘦。另一类就是各种的急性或者慢性并发症的症状,例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皮肤感染等。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有关糖尿病的介绍,其实患者也不必过份的担心,只要平时在饮食上多注意,原则上是既需要饮食控制,但又要做到营养充足,这样就能保持理想的体重,从而控制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只要能控制得当对于寿命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但其实任何的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的,只要平时加强运动,这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是相当好的,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二、糖尿病病因是什么
Ⅰ型糖尿病遗传因素(15%):
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Ⅱ型糖尿病遗传因素(35%):
在Ⅱ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Ⅰ型糖尿病环境因素(20%):
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Ⅱ型糖尿病环境因素(30%):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三、糖尿病应该怎样预防呢
日常预防
1、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2、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3、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健康教育
1、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因而要大力开展糖尿病宣传健康教育,让已确诊的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逐渐熟悉饮食,运动,用药和尿糖、血糖监测等基本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
2、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控制质量,让>50岁的对象,尤其是前述高危对象,每年做一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教育内容中尚需包括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尿糖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必须注意胰岛素治疗者,还应学会无菌注射法,低血糖反应及初步处理等。
四、糖尿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近年来有迅速的发展,从原有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及双胍类(biguanide)外,已有第3类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 glucosidase inhibitor)供临床应用,第4类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不久也将引入国内。
至于第5类胰升糖素抑制剂(insulin antagonist inhibitor)和第6类糖异生作用抑制剂(gluconeogenesis inhibitor)则尚在实验和小量临床试用阶段。
在上述抗糖尿病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系降糖药,可以引起低血糖反应,而双胍类和α-葡糖苷酶抑制剂则不引起低血糖反应,被称为抗高血糖药物。
二、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如(注射用硫辛酸、口服虾青素等)有望出现较长时间的蜜月期,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