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解释
中医对糖尿病的看法:
中医中没有糖尿病这个名词。不过2000多年前的中医古书中有一种消渴病,指的是口渴饮水多小便也多,很像今天的糖尿病。近100年来,对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很快,明确了它与胰腺中胰岛有关,还有很多机理。
今天把糖尿病分为4型。1型指的是因为自身免疫等因素而破坏了胰岛。多和遗传有关,多见于儿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即是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第3类叫特异性糖尿病,指的是病因已经明确的一类,如因细胞结构上某种异常,因药物或某种疾病所引起的等。第4型是妊娠糖尿病,专指妊娠时发生的一种。
中老年人常见的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是怎样的?
过去认为胰岛素缺少才引起糖尿病,现在认为2型糖尿病人在一开始有2种病理改变。一是胰岛有损害,分泌胰岛素有问题。二是体内尤其是肝及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减退,也就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称作胰岛素抵抗。所以即使是2型糖尿病到最后也不得不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这种病理生理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2型糖尿病在年龄越大时发病机会越多。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四种方法
1、首先要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00克、瘦猪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2、必须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适当的中药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中药就不适合,因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
三、中医是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应根据病人体重、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4、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5、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6、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四、糖尿病饮食原则有哪些
1、多蔬菜、海鲜或鸡肉当主菜,血糖不飙高
营养师进一步说明,若是食用火锅,最好挑选蔬菜煮汤以减少热量,火锅料则多选用鱼、鸡、海鲜等脂肪少的肉类,要注意的是像是芋头、玉米和冬粉等都属于主食类食物,应酌量食用;另外,若是吃西餐,从汤类开始就应避免浓汤,面包也不要另外涂奶油,并选择以海鲜或鸡肉的主菜为佳,饮料类则可以代糖饮料或低脂奶取代。
2、吃对用餐顺序,掌握药物、饮食、运动铁三角
记住用餐时,应从蔬菜开始,再吃像是鱼、肉或蛋类等蛋白质,最后再食用碳水化合物,就能容易产生饱足感,也不容易让血糖瞬间飙高。
3、避免油炸或勾芡等菜式,有效控制血糖
像是一般中式自助餐,可尽量挑选蒸、煮、烤等烹煮方式取代炸物,其他如勾芡、糖醋的菜式都应避免食用。食物的烹饪方式会影响到糖尿病人的血糖,蒸煮最好,食用油也要注意,若是在家里吃,建议把食用油换成植物油,最好是火麻油,火麻有清理血栓、调理血脂的作用,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
还有像是贡丸、热狗等因含油脂较高,应尽量少吃,最好选择纤维摄量多的青菜,并以白饭取代炒饭,以汤面取代干面,即使吃汤面也不要把汤喝完,因汤浓缩所有油脂精华,减少饮用才能避免影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