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依旧紧缺,这人许多不得不出门的网友想到了重复使用口罩的方法,它们重复口罩的前提是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消毒,包括喷酒精、紫外线灯照射、上锅蒸、烤箱烤、上微波炉等等,那么这些办法到底管不管用呢,一起来看看小编这的分析吧。
可行的消毒方法
1、烘烤法,烤箱设定70℃,把口罩放进去烘烤1小时。
2、紫外线消毒法,把口罩放进紫外线消毒柜,杀菌时间30分钟~1小时。
不可行的消毒方法
1、高温高压(高压锅)法,会导致口罩变形,破坏口罩气密性。
2、75%酒精(医用酒精)法,破坏口罩滤材的带电状态,影响口罩过滤性能。
3、微波炉法,口罩鼻夹为金属材质,不能放入微波炉。
需要分情况的消毒方法
蒸煮法,无法使用烘烤和紫外线消毒法的情况下,N95级别口罩可以考虑此法,沸水隔水蒸煮30分钟,完全晾干后使用。而普通医用口罩不推荐此法。
特别提醒
1、口罩消毒重复利用是物资紧缺下的无耐之举,N95级别口罩有多次使用可能,但原则上一次性医用口罩不推荐重复使用。
2、经过上述方法消毒后,如发现口罩的鼻夹夹不紧了,或者是口罩的气密性没有之前好了,请立刻停止使用!
3、消毒法只适合低风险人群:不在湖北地区、不是医护人员且不出入医院、不接触病患。
4、出入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建议也不要用消毒法,口罩用完应直接抛弃。
回到话题上来,网传各种口罩消毒方法靠谱吗?求真君还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资料,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不过在分享之前,求真君认为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口罩需要定期更换。
口罩为啥要定期更换?
首先要从原理说起,无论是医用口罩还是N95级别的防尘口罩,其过滤原理都是通过口罩夹层的阻隔层(由聚丙烯熔喷纤维)把吸入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粉尘、细菌、病毒等)拦截、吸附起来,避免使用者吸入有害微粒。
除了纤维拦截,一般还会在口罩阻隔层上进行驻极处理,让阻隔层轻微带电,主动吸附微粒,增强过滤效果。
口罩的阻隔层就相当于一张大网,因此,即便不考虑口罩的卫生情况,如果这张大网的网孔被各种颗粒物堵上了、网眼被填到一定限度了,没足够的空气进来,我们戴着自然就会感觉呼吸困难,这口罩自然就不能用了。
而且温暖潮湿的口罩也是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再考虑到口罩被口水鼻涕弄脏,长期使用后变形、损坏影响气密性等问题,原则上口罩都是不能使用很久的。
区别只在于,普通医用口罩寿命短(约4小时),N95级别口罩寿命长(约8小时)而已。
不过对于低风险人员(非医护人员,不接触病人,不在湖北地区),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张流波建议在口罩短缺时期,口罩没污损的话,自然晾干后可重复使用,不可清洗。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也提到,N95口罩在功能完整、未被污损情况下,最多可重复佩戴5次。
且有研究表示,使用5天后的N95口罩过滤效率依然有80%。
但现在非常时期,不消毒估计大家都不会放心的……求真君基于一份研究资料,和大家分析一下民间消毒法的可行性。
口罩重复使用的研究背景
2003年SARS爆发,当时口罩也一度成为稀缺物质,在SARS疫情结束后,中国台湾行政院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下称研究所)就进行过一个关于“一次性口罩灭菌再使用之可行性探讨”的研究。
研究目的很简单,就是看看口罩经历各种灭菌手段后,是否还能维持合格的工作状态,为我们所用。
研究所选购了6款口罩进行测试,其中2款为澳标P2等级口罩,4款为美标N95(国标KN95)级别口罩。
虽然研究当中没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但由于口罩的防护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材料制成的阻隔层拦截颗粒物,因此试验结果对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而言还是很有参考意义。
研究测试结果如何?
研究所的测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是探究不同的灭菌方法是否能有效杀灭病菌,2是经过有效的杀菌方法后,口罩的过滤能力是否有影响。
先来看第1部分:
研究所采取了大肠杆菌作为模拟病菌,并把病菌通过雾化器附到试验口罩上面,然后分别使用干热、湿热、高温高压、紫外线和75%酒精这5种常见的灭菌方式,看看能不能把口罩上面的大肠杆菌消灭。
最终发现只需要具备下面这些条件,5种方法都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
其中湿热蒸煮和酒精喷洒的杀菌方法,都需要待口罩完全干燥后才能使用,不然水汽凝结在口罩上会增加空气阻力,同时也会让口罩的过滤效率明显降低。
接下来,灭菌后的口罩可以进行第2部分的过滤效率测试:
研究所测试了6款口罩(各测试5个样品,下表中数据为5个样品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在经5种方式灭菌前后的过滤效率,其中湿热处理(蒸煮)、高温高压和酒精处理这3种消毒方法,均对部分口罩的过滤效率造成一定影响,高温高压甚至会让口罩严重变形。
干热(烘烤):对口罩的过滤性能基本没有太大影响。
湿热(蒸煮):5号口罩中的1个样品过滤效率下降至低于95%的水平,6号口罩也有较明显的性能下降。
标红的数据表示重复测试中有口罩样品过滤效率低于95%(N95级别口罩初始过滤效率≥95%)
关于蒸煮法,网上有传言口罩阻隔层的聚丙烯纤维遇水会大大影响过滤效率,这是真的吗?
如果口罩未完全干透,确实有影响。但如果口罩干透则没有这个担忧。
因为聚丙烯纤维的回潮率仅为0.01%~0.1%之间,几乎不吸水,晾干就没啥问题,也不会影响阻隔层的带电状态。
高温高压(高压锅):相对没那么流行的方法,而且测试结果很不理想,有口罩被“炖”到变形了……
标红的数据表示重复测试中有口罩样品过滤效率低于95%(N95级别口罩初始过滤效率≥95%)
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柜):此方法是可以的,研究所用的是生物消毒柜,30秒就干掉大肠杆菌了,我们家用的紫外线消毒柜适当延长到半小时到1小时即可。
75%酒精(医用酒精):效果最差的一个消毒方法,1、2、5、6号口罩过滤效率都有明显下降。
标红的数据表示重复测试中有口罩样品过滤效率低于95%(N95级别口罩初始过滤效率≥95%)
这个方法问题在于酒精会使部分口罩滤材纤维表面溶融,从而降低在制造过程中被植入的离子的逃脱能量,影响过滤效率。
而且使用医用酒精切底杀菌的操作不容易,需要里外喷洒均匀,而且医用口罩外部还有防水层的设计,会阻隔酒精渗透,普通人操作不一定可以完全杀灭口罩阻隔层上吸附的细菌病毒,这样的口罩二次使用也很有风险。
相对而言,干热(烘烤)和紫外线的方法,对口罩的影响更小。
除了高温高压会让口罩变形外,其他方法消毒后口罩普遍都能维持90%以上的过滤效率,只有部分口罩在酒精消毒后过滤效率下降至低于90%。
可能会有小伙伴觉得,这不就只下降百分之几的过滤效率么?也还有80%、90%多啊,怕什么?
但请注意,测试使用的是全新口罩,只是喷洒定量的大肠杆菌而已,但实际情况中口罩会吸附各种尘埃微粒、细菌病毒,使用过程中过滤效率就在不断下降,消毒后的情况肯定没有实验来的理想。
总结一下,针对N95级别口罩二次使用的5种杀菌方式中,有2种是可取的,分别是干热和紫外线,消毒后口罩过滤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因此,在口罩短缺的时期,如果家里恰好有烤箱或者紫外线消毒柜的话,可以按照条件进行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在60摄氏度高温下40分钟失活,也怕紫外线):
1、烤箱设定70℃,把N95口罩放进去烘烤1小时。
2、把N95口罩放进紫外线消毒柜,杀菌时间30分钟~1小时。
如果没有烤箱也没有紫外线消毒柜,根据实验结果,把N95口罩隔水蒸煮15分钟~30分钟,完全晾干后也可以继续使用。
不过上面也提到了5号口罩中的其中1款样品湿蒸后过滤效率降到低于95%,同时使用寿命也会有所下降,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
但注意!!!有一点是研究院没有进行测试的,就是进行消毒后,特别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消毒晾干后口罩的气密性!!!
如果大家发现用以上方法消毒、完全晾干后再进行佩戴,发现口罩的鼻夹不灵了,或者明显出现口罩贴合性和气密性不佳的情况,请立刻停止使用!!!
普通医用口罩能这样做吗?
是的,研究所的测试仅针对N95级别口罩,对于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的医用口罩,又能否使用上面那些可行的消毒方法呢?
一般情况下,普通医用口罩完全不建议重复使用,现在特殊情况,求真君建议参考研究院的测试,可以使用干烤和紫外线2种消毒方法,而不建议使用湿蒸法。
1、烤箱设定70℃,把医用口罩放进去烘烤1小时。
2、把医用口罩放进紫外线消毒柜,杀菌时间30分钟~1小时。
因为从数据可以看出,湿蒸法对口罩的过滤效果有影响,而医用外科口罩对粒径为0.03μm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仅为30%(N95级别为95%),过滤效率再下降就真的防不住什么了。
而且高温蒸煮还可能破坏阻水层,加速口罩阻隔层失效,所以不要蒸煮。
至于网红的酒精法,上面的研究也提到会对口罩的过滤效率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只是里外喷洒酒精,不保证酒精接触到吸附在阻隔层当中的病菌,如果无法有效杀灭病毒,能二次使用也没有意义了,因此同样不建议。
最后还不能忘记一点,如果经过消毒操作后,发现口罩的鼻夹不灵了,或者明显出现口罩贴合性和气密性不佳的情况,请立刻停止使用。
那么口罩的重复使用研究到这边就结束了,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帮助。
随着口罩厂家陆续复工,口罩供应肯定会赶上来的,物资充足的话,尽量就不要重复使用口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