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冬泳慢慢在大众的视野里出现,更有海峡两岸的冬泳比赛为冬泳打响名头,使得冬泳逐渐成为了冬季很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冬泳,很多人都对冬泳存在着误解,那么冬泳有哪些误区?赶紧来了解下吧。
误区一:人人皆宜冬泳
并非人人皆宜,若有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肝病、精神障碍及糖尿病、过敏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以及有外伤或有炎症的人和酗酒者都不宜参加冬泳,否则有可能导致疾病突发或伤害身体。
儿童由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参加冬泳更要注意适量,必须有成年人监护。另外,即便是体质好的人要进行冬泳,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
误区二:游的时间越长越好
冬泳的时间应根据气温、水温和人的体质而异。若在水里游的时间过长,一方面上岸后常会出现全身麻木、冷颤不止的现象,这极容易损伤某些器官;另一方面刺激过度,容易引起皮质系统衰竭而损害健康。
误区三:冬泳包治百病
冬泳从本质上讲是一项体育运动,一些人希望通过冬泳的方法治疗疾病,必须慎重行事。冬泳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能促进一些功能性疾病逐渐缓解、转好。虽然经常可以看到某人因为坚持冬泳治好了疾病的报道,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个别的例子和经验并不具有普遍性。
误区四:冬泳后洗热水澡
冬泳后应注意保暖,并立即运动以恢复体温。上岸后,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直到身体发红为止。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慢跑或原地跳动,直到体温基本恢复。冬泳后切忌马上进入高温房间、烤火或者洗热水澡。
误区五:饭后锻炼效果佳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热刺激可以引起消化器官兴奋,冷刺激则起到抑制作用,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冬泳的原则
冬泳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如何你也想勇敢一把,来进行冬泳的话,除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考虑还,还要遵循冬泳原则。
1、游阳不游阴、游雨不游风、游雪不游雾、游清不游浑。
2、冬泳前不喝酒、不能空腹,冬泳后不烤火取暖。
3、准备活动要充足,下水前要把肌肉活动开,然后更衣适应一下寒冷气温,入水应采取渐进方式,即按脚、下肢、腰、胸的顺序逐步入水。
4、冬泳不能简单理解为在冬天游泳,需要从夏天开始经过一个秋天的坚持,才能在冬天进行冬泳,否则容易造成身体伤害。
5、冬泳时间长短应视游泳者自身状况而定,不可机械按照“在14摄氏度水温下冬泳可游14分钟”等常规游泳。
6、冬泳时间最好是冬日阳光相对充足的时候,雾天、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7、出水后马上擦干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
小编爱叨叨:冬泳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一定要先对冬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千万别陷进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冬泳误区,掌握正真冬泳的原则,才能达到冬泳的正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