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脂肪肝的小偏方有哪些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的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
患有脂肪肝,可以找中医师辨证分型后,对症选用药膳偏方来治疗:
陈皮二红饮
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水煎,取汁代茶饮。此方可活血化瘀、行气化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丹参陈皮膏
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此方可活血化瘀、行气祛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佛手香橼汤
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此方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丹参山楂蜜饮
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四味药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几沸,每日2次。此方可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二、脂肪肝要怎么查
1、肝脏脂肪代谢异常
肝脏脂肪代谢异常是脂肪肝的关键因素。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当有病理因素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组成脂蛋白和释放入血的速度时,甘油三酯在肝脏中堆积,当脂肪含量增加至30%以上,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减少,使胆固醇升高。此时,若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可见到大约有1/3的肝细胞有脂肪滴沉着,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细胞缺血、变性、坏死。
2、B超检查
血脂在体内过多的堆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酸损害肝细胞,使肝功能受损而导致ALT、AST、ALP升高,且以ALT为主,这主要是ALT由肝细胞合成。TBA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多的的有机酸,占胆汁含量的69%,进入肠腔后在回肠和结肠绝大部分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脏,肝细胞高效地从门静脉摄取大量TBA,以致血清中TBA含量极微。脂肪肝随着病情加重,肝细胞炎症、变性甚至坏死时,肝脏对TBA的代谢功能下降,血清中TBA升高,因此TBA可作为肝细胞实质性损害的一种监测指标。
3、谷丙转氨酶(ALT)为较敏感
除了B超检测,不少指标也能反映肝损伤状况,如:谷丙转氨酶(ALT)为较敏感的指标,正常为40u/L以内,超过正常2-3倍提示肝脏损伤;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在40u/L以内,当AST/ALT>1时提示有肝脏损伤;肝脏有病变时,还会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使这个值升高,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也能反映出肝细胞损害;此外,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对判定肝损伤程度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三、脂肪肝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四、如何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