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怎么治推荐4个治疗方法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不过宝宝的身体健康完全没有收到影响。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推荐4个治疗方法_精彩生活_亲子育儿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经了解,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不过,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会偏黄一些。所以宝妈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喂养需求,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光疗

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推荐4个治疗方法_精彩生活_亲子育儿

 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经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情况,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们想要减少黄疸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有关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用。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推荐阅读:

 母乳性黄疸不退怎么办 治疗方法介绍

 母乳性黄疸有何危害


59
53
0
78

相关资讯

  1. 1、产后新妈妈第一周的身体变化3017
  2. 2、夏天菜谱红枣酿苦瓜的做法3744
  3. 3、降低总胆固醇的方法吃什么可以降低总胆固醇326
  4. 4、2个月宝宝的大便什么样大便次数是几次4971
  5. 5、六个比较靠谱的育儿偏方1208
  6. 6、宝宝走路一瘸一拐也不疼的原因宝宝走路一瘸一拐的治疗4436
  7. 7、奶水稀的原因是什么奶水稀就没营养了吗2979
  8. 8、为什么结婚的首饰不能外借可以借闺蜜金项链结婚吗3933
  9. 9、回奶中药有哪些回奶时的中医良方推荐1300
  10. 10、导致宝宝咳嗽的几种原因312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