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拉肚子的诊断方法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
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得到缓解,还会延误病情。
“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对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着床使其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
根据症状及相关检查确诊。
1.呕吐
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腹泻
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3.腹痛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二、感冒拉肚子的应对方法
一、饮食调节不应采用禁食疗法,因饥饿状态会使肠蠕动增加、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患病期间不要饮酒,因酒会导致胃肠黏膜扩张充血使病情加重。应选择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面条,牛奶等少渣食品。
二、止泻可用吸附收敛止泻药,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腹泻,多为病毒引起。思米达在肠道内可以吸附肠内化学物质、毒素及病毒,还可保护肠黏膜及起收敛止泻作用。也可使用抑制肠蠕动类的止泻药,如易蒙停、复方苯乙*、得舒特等。
三、使用助消化类药可用多酶片、酵母片及得每通等助消化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改善食欲。
四、使用微生态制剂消化道的细菌种类有几百种,其中很大一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正常情况下,这些有益菌能抑制和抵抗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也可消除肠道内有害细菌分泌的毒素,起到净化环境,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
三、感冒拉肚子如何吃药
1.休息治疗以休息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同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
2.对症治疗主要以补液、止泻、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若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则可对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若禁食禁水后仍有反复呕吐者需进一步予以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腹泻严重者可服用止泻药物。对其发热等感冒症状也应该予以退热、物理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
2.中药使用藿香正气片和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小儿,可以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解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如果患儿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可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大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3.食物治疗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的节食不会有营养不足的顾虑。还可以借鉴一些患者的体会:适当采用饥饿疗法,但要多补充水分,最好给患者多喝一点盐糖水,每天至少应保证500毫升。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物治疗和预防,生姜性温热,尽量生食,避免煎炸。
四、感冒拉肚子的症状
胃肠型感冒是以胃肠道的症状为主,如腹泻、腹胀、腹痛、呕吐等,而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相对较少。
呕吐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中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胃部因病霉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造成胃体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呕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
腹泻
腹泻是常见症状,主要是由于肠子受到刺激,大量增加分泌物,影响吸收的功能,造成肠腔内的水分过多,外加肠蠕动也增加,所以排出的大便都是稀便。
腹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痛
腹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因肠蠕动较正常时加倍增快而感觉到疼痛,或是肠壁上的黏膜因发炎而红肿痛,红肿虽然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疼痛。
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