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概念股流年不利。做空、破发、摘牌成为中国概念股年度三大关键词。
从去年开始的针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风潮在2011年愈演愈烈,从借壳上市的小公司到多年来的明星公司,几乎全部遭到做空,可谓无一幸免。而做空的极致,就是被做空的中国概念股股价暴跌、失去投资者信任,直至被摘牌。覆巢之下难有完卵。从去年年底至今的新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也纷纷破发。大量新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不足发行价的一半。
做空成为跨年度“行情”
除了百度、新浪、搜狐、优酷等大量知名的中国概念股之外,其实在美国市场还有数量更多的毫无名声可言的中国概念股。这其中,可谓是鱼龙混杂。
研究机构Deal Flow的数据显示,去年有7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由于经过复杂的财务包装,这些借壳上市的企业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的重点,而紧跟在SEC之后的,就是做空机构。
随着做空的屡屡得手,做空机构瞄上了更为知名的中国概念股,近几周来,以奇虎360、分众传媒等“大腕儿”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再遭空头猎杀,尽管奇虎360、分众传媒迅速反击,但是也让做空机构探出了虚实,即市值很高的知名中国概念股同样可以做空。
针对做空“清者自清”
尽管浑水等公司的做空利益链被屡屡曝光且受到诟病,但是不少清醒的企业家还是更愿意反躬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011年11月17日,美国调查机构OLP Global发布报告对新东方提出了质疑,认为新东方在合并公司财务业绩时,并未将公司间交易排除在外,从而导致新东方2007年至2010年间营收被夸大了近1.67亿美元,净利润被夸大了1.37亿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微博)随即反应称:“这份质疑报告完全没有价值。公司所有财务信息均是经过四大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符合美国GAAP标准的真实财务数据。”
不过,事后俞敏洪也直言,“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不信任,我认为不完全是市场问题,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股票,有一部分的原因来自于我们本身。中国概念股股价掉下来,一方面是真的有人在背后做,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少数中国企业自己不争气,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好,而是自己尽可能多捞钱,为了上市尽可能编造虚假数据,导致世界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海外上市公司失去信心”。
中国概念股纷纷回购自救
为了提振股价,增强控制力,大量中国概念股开展了股票回购行动。
11月28日,淘米网宣布回购1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12月1日,网易宣布,将在不超过3个月的期限内对最多5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进行回购。
更早之前,2011年3月,8家中国概念股企业宣布回购计划;6月,9家中国概念股宣布回购计划;8月,28家中国概念股提出回购计划;11月,携程、分众、淘米等提出回购计划。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今,包括搜狐等知名公司在内41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展开了合计12.76亿美元的回购行动。张朝阳对此表示:“回购意味着管理层对公司有信心。”
在港股方面,腾讯、阿里巴巴、网龙近来也是频频进行股票回购。据悉,阿里巴巴董事会2008年曾批准一项总值最多达2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到目前为止,已花出4亿多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