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份工作明白哪些道理,可以在30岁受益匪浅?
@张良(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的回答:做事善始善终,养成闭环思维判断一个职场新人是否有潜力,不是看他够不够聪明,也不是看他努不努力,而是看他有没有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这个感悟来自我的亲身经历。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遭到投诉。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位客户写的话:“对于Allen 的工作表现我们非常失望,这本是一个有潜力做成标杆的项目。”
后来我的老板下班找我谈心。她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项目做砸了,项目还没有到最后阶段,这可以补救。
她生气的点在于,我一开始干劲十足的样子给了客户一个很好的印象,可是到后来却急转直下。
这种态度上的巨大落差会让对方对公司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而这会影响到公司后面接下来其他项目的进行。
“你知道职场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吗?”老板问我。
我随便乱猜:“专业?天赋?勤奋?......
她连连摇头。
是承诺,做出的承诺,就是你在合同上签的字。
既然开了这个头,那么接下来硬着头皮也要把事情顺利做完。哪怕中间不吃饭不睡觉,拼了命也要履行你的承诺。
这叫契约精神,也是你以后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根本。
这番话对我冲击极大。
在此之前,我以为只要能把工作按时完成就好了,哪怕是这次投诉事件,我都以为只要后面在项目上弥补回来,再和客户道个歉就没事了。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会对我后来的职场发展产生这么深刻的影响。
后来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老板当初的这番话非常有道理。一定要养成做事的闭环思维,时刻记住要“Close the deal”。
我遇见过一个离职的同事。在他离职2个月后,还能耐心地跟前客户解释项目发生的问题。这种态度就是榜样,值得每一个新人学习。
即使放弃,也要有充分的理由我的职业生涯中,所有那些让我开心的工作,一开始都让我提不起兴趣。
我们判断一个工作适合不适合自己,第一眼是看不出来的。因为第一眼永远只能看到表面,深入不了本质。
就像很多新人去找工作,觉得出入高级写字楼,办公室漂亮,或者食堂饭菜好吃,每天有班车接送,这就是好工作。
真正让你当下,甚至是未来十年二十年能得到可持续成长的工作,都需要日积月累地沉浸其中去感受。
边感受,边反思这份工作的要求,与你的能力是否匹配;反思这份工作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否有局限;甚至反思如果你未来离开这个公司或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教会你的技能是否可以让你不愁饭吃。
这全都是第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当你对一个工作的了解还不到60%的时候,就说不适合自己,那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哪怕这份工作真的不感兴趣,起码也要找到你不感兴趣的点在哪里。
它们在哪些层面不适合自己,是工作环境不喜欢?同事关系不好?工作内容枯燥?还是老板对你太严苛?
想清楚了这些,别急着想怎么逃,而是继续想:如果有机会去改变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比如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尝试适应新环境;也可以去找老板诚恳地聊一聊,把你的想法和困惑告诉他并寻求指导;甚至还可以向身边的一些前辈倾诉,从他们的视角获得不一样的看法。
这个过程不仅是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一个全面了解自己的好机会。想要放弃不难,难的是真正看透之后的放弃。
比起优势,你更要了解自己的劣势越早知道自己劣势的人,成长得越快。这是我最后一条亲身体会。
优势能够让你在专业领域所向披靡,然而劣势却能帮你找到事业上的好搭档。
比如我在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就非常清楚,自己不适合做细节统筹、多任务并行之类的工作。
一旦碰上3个客户同时找我,就会六神无主。(得知这一点,还是因为我曾做过半年的客户服务,后来发现实在不喜欢。所以你看,做不喜欢的工作是有助于发现自己劣势的)。
相反,我更喜欢沉浸式的独立思考,不喜欢被周遭琐事打扰。但这些琐事又必须得处理,不然客户会觉得你不重视他。
因此在往后的工作中,我都会刻意去寻找擅长做这类工作的同事,和他搭档。而我,就把精力主要放在大方向的规划上。
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比起以前我一个人去应付客户,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
一个不懂交流只会埋头做研发的程序员,就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帮他将好的产品想法卖出去;一个细节执行力超强但是缺乏战略思维的人,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导,帮他指引方向,避免做无用功;优势让你树立壁垒,劣势帮你补足差距。你越早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越早就会形成“搭配合作“的意识,以后走得弯路就越少。
2未来 10~20 年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为什么?
@以太创服的回答:所谓行业发展,无非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技术驱动的发展;一种是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还有一种是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身处创投行业,我们对于项目未来(无论几年)的发展趋势的预判,也就不过这三个维度。基于此,我们不妨分别来分析一下:技术驱动的发展放到未来十几二十年,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推动的发展,大概率是“人工智能”。
这从目前的资本市场的动向就能看出——资产端:人工智能项目明显增多。
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从无人问津到迅速占领资本风口;相关项目的融资金额在显着增长,融资进程显着加快中。
基金端:基金及投资量明显增多。
人工智能对应的国内产业资本形成总额(GCF)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一方面,之前专注“TMT”领域的基金转向人工智能;另一方面,更多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专项基金也相继成立。
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人才投身产业。
行业里资本大量集中引发市场人才的积极反馈,国内外年轻学子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第一专业导向。众多高校科研人员从实验室涌入企业,“投笔从商”蔚然成风。
当然,人工智能行业真正从技术突破走向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也相信这就是未来十几二十年,行业从业人员的课题方向。
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现阶段可能有两种主要的表现——消费结构的升级。
品类选择的升级。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物质层面的消费将很快得到满足。
因此,未来的消费升级很可能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从纯物质向精神、健康领域偏移。
这里提供几个思路——医疗行业中国的医疗产业供给不足几乎是历来的症结,同时也是迎来爆发性机遇的突破口。
高端医疗、信息化、分级诊疗等体系优化、高科技的应用都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甚至拥抱金融等相关行业也不无可能。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谁在未来的路径中真正解决了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谁就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生产力提升的创造者。
娱乐行业有分析称,中国在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时进入了新的拐点。
在发达经济体中,泛娱乐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庞大,而已经过了这个拐点的中国。
目前文娱方面的需求还未被充分开掘,其与互联网、高科技结合的想象空间也还很多,届时产业潜能会高速释放。
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供需不匹配,难免有部分标的过热,但是从长期看,整个行业的前景和空间都非常广阔。
教育行业现阶段的教育项目已经占据投资“白名单”之列。
举一个“K12和幼教”项目的例子,现阶段,中产阶级花在教育上的支出大约为家庭收入的30-50%。
这个方向创业的教育项目往往拥有更好的现金流和利润,上市的通道也十分不错。
此外,伴随家长和学生的观念、意识升级,steam教育、留学后服务、教育技术化也都是可预期的发展方向。
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所带动的一个典型的行业发展,或许是养老行业的发展。越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养老行业越有可能迎来高速增长。
中国也在其列——1960年前后为整体人群的划分节点,“60后”的整体消费观念和能力在提升。
且计划生育造成的“少子化”现象让养老问题逐渐显现,可预见在5到10年内需求端会产生爆发性的增长。
此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很多产业“百废待兴”,届时也一定会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举个小例子,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里不面向一线城市)。
当一个地区因为政策或某些高新产业的崛起而人口净流入、走向城镇化,那么住宿需求很可能就是第一位的;而当房地产行业纷纷进驻得以发展的时候,之后连带的周边产业,如通讯、汽车等等基础建设的步幅也会不断跟上,成为连带的朝阳产业。
3现在的人真的会逃离 “北上广”
转投二三线城市工作吗?
@李傲文的回答: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逃离北上广”并不是新说法,我印象中,这个说法在2010年就已经被媒体评为了十大热词之一,如今,这种声音呈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知道大家有种误区(这种误会在知乎上尤其严重),那就是二三线城市没有就业机会,基本等同化外之地,“逃离”回去的人,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所谓“一眼能看到尽头的人生”。
真的是这样吗?
近期为了投资,研究市场和数据,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看法:二三线城市其实正在进行这一场巨大的消费升级。
从海外商品跨境电商消费方面来看,三线城市海购增速为108.65%,远超一线城市77.57%的增速。
此外,根据调查,二三线城市在消费行为上更大胆,显示出了巨大的消费能量。
而且,从人口来看,虽然一线城市因为资源而呈现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但外来人口数据却已经开始下降。
上海从2015年开始,连续两年外来人口数呈负增长,而北京也于2016年末出现了18年来第一次的外来人口负增长。
市场行业有前途吗?
零售行业二三线城市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升级的消费需求,使得人们对大型商场和超市有着更迫切的需求,而这一块相对一线城市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如鄂武商、天虹商场、重庆百货、合肥百货等大型商场,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行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有资料显示,三四线城市在学前教育及课外辅导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新东方一向是民营教育产业的先行者和风向标,可以看看它现在在做什么。
新东方开始大力进军三四线城市,采用的是“在线教师直播授课+线下助教课后辅导”的模式。
由优质教师在线授课,然后结合本地教师进行后续的辅导和跟踪答疑。
二三线城市教育一定差吗?
知乎有个答主的说法令我印象深刻——“北京学区房12万一平,我们大成都学区房2万一平,北京好学校一本率95%,我们成都的好学校一本率也是95%!欢迎来我们成都发展啊!”
另外,成人职业教育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随着人口回流,这部分的需求会更大。
一线城市成熟的教育模式完全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复制,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就业市场怎么样?
因为一线城市高昂的土地成本,许多大公司选择了到二三线城市开分公司。
比如华为就“迁都”东莞,腾讯也在成都设立分部,去哪儿网甚至宣布战略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在全国17个省市开实体店,招募当地“创业合伙人”,并在初期免收加盟费……这些机会,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二三线城市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并没有落后一线城市太多,而在环境与住房更是要好得多。
目前一线城市基本饱和,大部分行业都已发展成熟,很难有什么机会。
而二三线城市却依然有着大量的空白和机遇。
而在大城市历练过的年轻人,有经验有技术,都是二三线城市极度缺乏的人才,要想做出一番成绩,其实并不难。
逃离北上广,并不等于逃离梦想,在二三线城市其实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也许在那里,你的梦想才能真正启航。
4有什么是你面试很多次都失败后才知道的?
@斯丢匹德的回答:很多企业挂在网上的招聘信息,其实并非企业迫切想要招人。
有招聘信息表示企业有这方面需求,但不一定是现阶段就要招人。
有些企业的招聘信息长时间不更新,常年挂在上面,一是战略合作,二是找备胎。
如果是专场招聘会、宣讲会,一定要认真看企业的招聘要求。
如果有哪一条自己硬性条件不达标,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这样的招聘会本身就是百里挑一。
硬性条件有不达标的,去了也没结果,何必浪费双方时间。
如果面试后一段时间没回复,你一定要发个短信给HR。
可以问问面试结果,很多企业对于被刷下来的求职者,是不主动通知的。
如果一家企业面试后一直让你等消息,那就是还有希望,但概率不大。
类似 “你没有被刷下来,还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你再等等”,可以稍等一下。
但超过一个月还让你等消息的,就没必要再问了,对方是拿你当备胎,而且是那种永远都无法扶正的备胎。
如果是通过内部人士推荐,最好让推荐人问好公司是否招人。
有时候给你面试机会也未必真的会考虑你,有可能是HR顾及到同事之间的面子。
所以让你前来面试,如果是这种情况,面试就不用去了,没有招人计划,别为了别人之间的面子浪费自己时间。
加一些HR和猎头的微信,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有必要的。
而且求职期间,经常更新一些朋友圈,哪怕发一些仅HR可见的正能量的内容,刷一刷存在感,也是对自己有利的。
骑驴找马的时候,也要适当考虑自己现单位的感受。
自己要学会分析每一次面试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指的是金钱和时间,还有现单位的情感消耗成本。
如果隔三差五请假,对自己后面的工作,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学会取舍。
不惜一切代价去参加心仪的面试机会。
遇到心仪的、合适的,并且觉得有希望的面试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参加。
哪怕单位领导不给假,也要去,有些机会真的很难得,失去了就不会再有。
回答问题记住一个原则:讲自己擅长的、了解的。
有些比较宽泛的问题,比如“你工作经历中最自豪的一件事”、“你这些年工作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讲自己擅长的、了解的。
因为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只是今天面试的切入点,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可能都是从你讲述的这件事引起的。
千万别讲自己不熟悉、甚至是胡编乱造的经历,那样的话,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
简历要简洁明了。
简历里面少写废话,多写一些项目经历,重点是自己在这段经历中担任什么角色、主要负责哪方面工作。
有的人介绍自己干过的项目多么高大上,其实HR更看重你在这个项目中是做什么的。
面试第一步就是自我介绍环节。
最好从两方面来介绍自己:工作经历和个人描述。
个人描述指的是自己有哪些性格特点以及在工作中很明显的优势。
比如抗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执行力强。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你不说,就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