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企人事经理表示:“我每天用半小时浏览50份或更多的简历,如果前10秒钟里未能发现任何成果表述,那么这份简历就成为历史了。”虽然大部分求职顾问都主张在简历中突出业绩,但是鲜有应聘者真正重视这一建议。相反,他们的简历中全是职务名称、日期和职责等方面的内容。一些招聘者估计,他们看到的75%的简历未包括任何一项数量化的成果。
每一个人事经理都欣赏不滥用能力形容词的应聘者。诸如“主要贡献”、“富于活力的方案”和“显著提高”之类的描述均非客观事实,它们只是简历作者的观点,多少会被打些折扣。另外,对“积极地”、“主动地”和“卓有成效地”等夸张的程度副词也比较反感。可以用头衔、数字和名字来突出你过去所取得的成就。数字具有两种功能。首先是可以展现出业绩的卓著。同简单表示“提高了生产能力”的应聘者相比,一个在“7个月内将工厂产量提高156%”的人无疑会令你印象更加深刻。另外,“管理350名技术设计人员”同“领导工程小组”相比,前一种陈述能更好地证明你的能力。其次,数字可以提供难以质疑的具体证据。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
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你会愿意挑选下面两句话中的哪一句加入你的简历:
A:“实行新的人事政策从而提高了员工士气。”
B:“实行新的人事政策,使缺勤率和人员调整率分别降低了27%和24%。”
显然,第二句中的详细数字令人们对工作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即使无法以金额、数字或百分比表示的成就也能产生效果。以下陈述也有可能打动潜在的雇主:“开发出一套存货控制系统,从而避免了重复供货”;“通过工程过程创新降低了产品责任风险”;“提前将产品推向市场”。还有,把“接管了一个问题成堆的地区,开发出新的客户服务过程及市场营销技巧”,改写为“接管了一个问题成堆的地区,开发出新的客户服务程式及市场营销技巧,并于两年内将市场占有率从4.8%提高至6.5%”。于是更具说服力的表述方式出炉了。
强调成功经验,必须列出具体数据。仅有漂亮的外表而无内容的简历是不会吸引人的,雇主们想要你的证据证明你的实力。记住要证明你以前的成就以及你的前雇主得到了什么益处,包括你为他节约了多少钱,多少时间等,说明你有什么创新等。强调以前的事件,然后一定要写上结果,比如:“组织了公司人员调整,削减了无用的员工,每年节约$550000。”
事实上,求职者必须将成就在简历中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加以证实,或许竞争者的成就比你更辉煌,但他们若不能有效地予以表述,那这些成就就等于不存在,从而令你获得很大优势。在写作简历时,要时刻记住你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中推销自己,尽量使用适合这种环境的语言,你的简历中具体的数字越多,你的商业价值就传达得越明确,尽可能使用量化的语言描述你的技能、工作职责和工作成绩,数字会大大增强简历的可读性。
求职简历两种致命病症:
时下,求职简历的通病多见于两种“病状”,一是欠简,文凭越低简历越多越厚,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洋洋洒洒上千言,包罗万象,像作业簿;二是乏力,所述内容对应聘职位没有针对性,通览之后,直觉是个人才,就是不知该安到一个什么确定的岗位,在竞争激烈的求职中,自然少了命中率。
简历要“简”,这话不无道理,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别是在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中,应聘者多者如云,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要吸引住他们,唯有新颖,有概括性的语言,简单扼要。但这个“简”字是有一定学问的,绝不是一简了之。简,就是要有针对性,应聘什么职位就列出自己这个方面的专长,学了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什么实践成果和创意设想,列好这三方面的内容足够。用人单位真正关心是你能做好什么,今后如何开展工作。
简历要简,更要有“力”。有些求职者认为“力”是花哨,于是在封面设计和内容排列组合上下功夫,其实是要有说服力,让招聘者一看你的简历就认为你“就是单位急需的人才”。一位学广告设计的毕业生,一掏出简历,用人单位当场拍板要了他,原因很简单:他把简历设计成了一张普通名片,正面是个人简历,求职意向,背面是实践作品。在厚厚的一迭资料面前,它无疑是有创意有说服力的。
简历是求职者的第一形象,最起码的文字表达不应该有错误,不一定要打印,也不必面面俱到,突出个人特长、实践活动、接受过的培训和创意设想,最好备上中英文,“诚信是人才素质的根基”。有了针对性,简历便简了,有了新颖性,简历有“力”了,你应该自信地在招聘用人单位前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