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试用期的时候,他来到我办公室,并特意关上门要和我谈话。我很好奇,于是就让他慢慢说。他很直接,直奔主题,一如他的个性,他希望试用期结束后可以给他加薪。听完了他的话,我当时愣了一下,因为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下属在试用期没到之前,和我提加薪的。
按照公司的规定,试用期的工资和正式工资都会在合同中分别列明,一般合同中没有列明的,就表示是正式工资,就算试用期结束,也不会调整。如果要调整,作为部门经理的我必须要花很大的心思和精力去游说老板,帮助其得到加薪,而加薪的幅度也会非常有限。
倒不是我不愿意帮他,如果试用期刚过,就要给他加薪,我之前就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准备很多支持性的东西去说服老板,甚至帮他一起包装,而当时我们什么都没做。所以我只得把实际情况和我的想法都告诉了他,他实现加薪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学刚毕业的年轻朋友,不要把企业想象成和电影里一样,以为工作表现好就会马上得到升职加薪,以为试用期表现积极上进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加薪。完全不是这样,企业就是企业,它总是要用最低的成本,*取最多的利润,一切按合同办。
当然,因为我挺器重这个下属的,所以我事后也努力向老板提了建议,可最后还是被无情的人事部驳回了。原因很简单,公司并无此先例,一切按合同办事。老板为了省钱,自然站在了人事一边。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不过,因为Kent表现的确不错,我在年底终于帮他升了一级,加了不少钱。
又过了一年,快年终考评了。Kent又像上次一样关上我的办公室,希望我给他加薪。理由也差不多,他努力认真,工作积极,表现不错,而且这次还加了一条,他不懂外企的规矩,以为加工资完全看个人表现,只要努力,就应该可以加工资,所以当时进来的时候没有太在意起步工资。现在看来,他与他原单位的同事相比,在收入上面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他现在又有买房的压力。
说实话,我还是挺欣赏他的,尽管他急了一点,尤其是对工资和职位,但是谁又不急呢?我像他这么年轻的时候或许更着急。我很能理解他的想法,把外企想象成了一个很纯洁的圣地,认为只要努力付出,踏实工作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外企仅仅就是外表光鲜的企业的简称罢了,很多事情不仅要照章办事,甚至很多情况下要更多地考虑公司的体面、和谐等问题。
所以当时我直接拒绝了他,我对他说:"这次无法给你晋升,很抱歉。你的确很用功、很努力,所以很多时候,公司的一些培训和交流活动我都优先考虑你,这点你也清楚。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可以完全帮我把整个部门的业务都处理掉,你只负责了1/5的工作,其余的同事尽管工作效率没你那么高,但他们也在努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必须考虑所有的人,而不只是考虑你一个。以后当你成为部门经理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平衡。我必须平衡整个部门,年底升职加薪的预算就这点儿,如果全加给你,别人自然就少,所以除非你有可以让我能够说服大家、说服我上司的理由。"
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升职加薪这件事情,需要的不只是你的努力程度和具体的业绩,因为从上司的角度出发,给不给你加薪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是一个全盘的决定,包括你的重要程度,你的日常表现是否已经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等等。
后来,有朋友问我,应该如何开口向老板提晋升的事情。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开口得不到晋升。"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开口了还得不到晋升呢?
原因很简单,外企的架构一般相对健全和稳定,各个岗位、职级以及薪资的设定都依循一定的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对于相应的岗位上的升迁和加薪都是根据公司计划统筹执行的。大多数外资企业每年的加薪幅度往往在制定年度预算的时候已经确定。
因此,每年平均加薪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有的公司由于业绩不好甚至还会调低加薪的比例。而晋升机会又同加薪比例联系在一起,每年有多少比例的员工可以晋升也会被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谙于此理的经理们,往往在年终考评之前就会设定好自己要升迁和提拔某人,如果你已经被圈定为候选人,那么你不开口已经可以得到晋升的机会;如果你不是候选人,那么你即便开口,成功晋升的机会也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