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管理80后

如何高效管理80后_兼职服务_网络钟点工

例如,近日苹果在苏州的某生产商,爆出一种名为“正己烷中**”的职业病损害了上百位员工的健康,2月15日,苹果公司在门户网站上公布《2010年供应商责任报告》,首度公开承认它的中国供应商员工中有137名工人因污染致健康遭受不利影响。目前,中**工人中大概有30-40名已选择签订一纸彼此免责的协议后离开,他们拿到了8-15万元不等的伤残赔偿金。

100多个生命正生活在痛苦中,青春年华的他们,是可爱的80后,也正是企业的中流……

80后群体的分界

80后,一个早已耳熟的名词,社会上的不少团体和个人,如今也都在研究“80后”,在2002年至2008年间,将80—89年期间出生的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还出了不少成果,如总结出80后率真、叛逆等特质,为80后管理提供了一点积极借鉴。但如今看来,这样的区分还有待细化。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经历了80后群体的招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还依稀记得,在2002年招聘时,招聘18周岁以上员工,即80-85期间出生的年轻人,是当时招聘作业工的热宠。

当时的他们,与现在90后有些共同点即追求自由和时尚,对于厂规厂纪不是那么在意,你说你的,我想我的;你处罚你的,我行我素我的。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格格不入,这被称之为代沟。而那个时候,严格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直到2000年的中国,也还仅是提倡阶段,人们只是尝试寻找新的管理方法来解决手头的层层困惑,远比不了现在。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 2010年之后,整个80后群体大部分都粉墨登上了职场舞台, 20-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中,与 86-89年期间出生的人相比,80-85年期间出生的无疑属于重要的职场生力军,他们中有技术人员、操作工,以及管理者。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细分?在对待80后这两个群体时,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又有异同?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群体的具体情况:

从阅历来讲,80—85【80A】团体和86-89【80B】团体,前者的年龄段为25-30岁,后者的年龄段为21—24岁。80A若大学毕业即参加工作,至今工作积累已有2-7年,若高中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现在则已有5-10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大多数80A多已成家立业或者准备成家立业;80B若上大学,还应是即将离开大学校门阶段,若是高中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现在积累的工作经验为1-4年。

从压力来看,80A要比80B的工作压力大得多,80A通常已在企业中居于基层、中层管理或技术岗位,接受着70后的领导,同时又管理着80B和90后,自己要不断学习充电,而且还要带队伍,要勇于承担工作责任。而且,80A大多已成家立业,在就业方面深受家庭因素的制约,基于家庭压力直接导致他们的求职已不再是个体诉求,需要考虑方方面面,与70后比较接近。所以,他们对于薪酬福利的要求自是放在主导位置。

目前不少企业报怨“提薪了还招不到人(80后)”,原因大概在于忽略了这一点。作为一个有着2-7年技能和专业的80A团体来说,我们不可因“80后”这个标签而忽视他们的真正诉求,这在进行招聘体系和薪酬福利体系设计时,必须要认真考虑,否则感慨“大意失荆州”也将于事无补。

从职业生涯发展来看,80A注重事业发展,即在企业的职业平台上,能否尽情展现所拥有的能力,80A是必须要给事业的,企业要能授权而且将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与70后等同看待;80B注重技能提升,企业经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机会,言下之意,就是企业要为80B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实践与新生代群体

正是基于上述差异比较,我们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从招聘到培训,从绩效管理到激励,一些列的政策和实践都需要关注到二者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给出适合有效的方案。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是挑选前,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环节;第二是挑选中,包括招聘、面试环节;第三是挑选后,包括入职引导、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职业安全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环节。

80A与80B虽然同属于80后,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新生代的招聘

以人力资源招聘环节为例,在求职时,80A通常比80B更理智、现实,更加明确自己的需要。笔者在此讲述两个我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实例:

张平(化名),女,出生于1982年,2005毕业于江西某高校,会计会业,申请本司的成本会计岗位,已有近5年的工作经验,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第二份工作做了四年, 2年成本会计的具体工作经验两年,这个两年中。她曾亲身参与生产过程原材消耗的测算,最后由她主导完成了一份颇有价值的《成本管理测算手册》。她也诚实地介绍了她曾经的工作失误,并说明自己获得了什么,而且非常具体,并自信地表明,在未来的工作里,一定可以避免类似错误再产生。我决定发OFFER给她。

后来的结果证实,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在本公司任职半年来,她的表现非常优异,不仅能完成自己本职工作,而且还向公司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注塑车间成本核算三要三不要》等,2011年1月1日起,成为集团晋升为子公司的财务经理。

周小华(化名),1987年出生,本科,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我接过他的简历时,我还在阅读中,周先生就开始了“演讲”——我喜欢从事研发工作,在原公司研发过一个项目,从理论上来说,一年可至少为公司节约100万元人民币,奈何公司总经理根本不理,我很郁闷,上个月,他竟然要调我去车间从事工艺改进方面的工作。要知道,我的志向在于产品研发,况且,我现在正读博士……

听着周先生的叙述,我禁不住有些为他打抱不平,但还是决定细细了解一下。从交谈中,周先生流露出无奈,这种无奈的背后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模糊。而且,人自信本身是没错的,但没有根由的自信会成为自负。周先生在过去一年工作中,也想认真工作,但由于缺少一个职业导师,感动很无助,他仅是停留在理想、理论上,而实际的产品研发工作是与生产、质量不可分隔开来,因此他对产品研发工作的理解与实际工作中有很大区别。另外,他讲在读博士课程,仔细问下来才知道,他本科时期的班主任是博导,他与班主任商量过,他仅有计划读博士,而不是在读。

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二者差异的原因:80A均已积累了职场经验,对于失败会认真地总结,职场意志得到锻炼,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强,工作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80B在求职过程中,对于职场的认识并不多,通常只能从自身出发,所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会过度掩饰,有点近乎原汁原味地直率展现 “自我”,甚至有时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或者严重不解。

发展需求之异

在企业里,通常可将员工分为三个层次,一类是金钱型员工,二层是学习型员工,三类是事业型员工。不同类型的员工,其发展需求会明显有别。

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两个具体个案:

王华(化名),198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理工大学,现在已是子公司的项目主管,带领着40人的队伍,有质量检测、项目小组等机构,每天朝气蓬勃,在职场上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喜爱学习新知识,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接受并能迅速投入到改革大潮中,当有客户来检查时,他都能应付自如,而且,自己结合本职工作,开发了如《项目管理心得》、《产品质量六大步骤》等培训课程,并成为了集团年度的优秀讲师。

小程(化名),1989年出生,2010年7月毕业于山东烟台大学,英语专业,二外是日语,现从事市场工作,主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保持订单的准确性,他曾专门找笔者进行沟通表示,自己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会,在学校学习的课本知识比较泛,理论性比较强,现在一上班,发现未知的太多了,希望公司多一些培训课程,有培训课程就想参加,但是往往知道培训太晚,时间安排不过来,所以,他希望能够提前知道集团的培训计划。

这让我也学到了很多,思考如何将培训体系建设得更符合集团的发展阶段。

二者差异的原因,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前者是80A,他们经历了2-7年的社会锤炼,内心的浮澡成份去了不少,伴随职场经验的积累,逐渐成为了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职场上,自己能独立承担角色,团队作战,能正确对待团队成员的工作失误,且能融入团队进行分析,找出失误之处。失误后能勇于承担错误,或对成员进行指导与包容,渴望成功,渴望将所学充分运用到工作过程中去,属于事业型员工,需要的是工作平台,企业必须能够为他们建立明确的职业生涯之路。

而后者作为80B,刚步入社会,需要学习,渴望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知识,他们思维活跃,海阔天空,天马行云,恨、爱分明,冲动之余就是冲劲,创新意识强,而且对待新生事物总是积极地接受,正是由于活跃,才是易于被90后接受的团体,必将成为连接80后与90后的纽带,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职场位置,但由于涉世较浅,各方面知识都要学习,如财务、物流、质量、产品研发、模具设计、电镀工艺、模具加工、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因此,企业在设计培训体系时一定要有所倾斜。

考核与激励之失

80A自身具备80后的总体特征,因而易于与80B相融,又与70后特征如沉稳相近,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时会有一种左右逢源的感觉;80B在职场上虽与90后特征有相似之处,但孤独的独行侠似乎是主角。这些特点,都是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要注意的。

作为80A后的王鸣(化名)最近正苦恼着呢,发工资了,又扣了300元的绩效奖金,找到笔者诉苦,听他讲了约一个小时,总算听明白了,他任职的公司推行了绩效考核体系,小王认为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他原来拿5000元/月,现在的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1500元/月,岗位津贴1000元/月,2500元为绩效工资,每个月总分100分,都是在扣分,问主管是什么原因?主管回答,你不可能做到100分的,没有最好。

这不是变相扣工资吗?搞绩效考核=扣工资?听着小王对绩效考核的如此理解,我一时间还真没有很好的解释办法。但小王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因此而离职,而是会向公司和人力资源部反映,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信公司对不合理的地方会作出修正的。

同样作为80后, 属于80B的徐曼曼(化名)就不是这样了,对于类似的不公平,她选择了用脚投票。她说,作为生产线员工,一个月加上加班费也就2500元,还要拿出300元作为绩效工资接受考核,“自己一小时一小时超时劳动换来的加班费还要考,到底考什么呢?在不满和遗憾中,她离开了原来的单位。

由此可见,现实工作中,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应该清楚可能引起的反应,尽可能以适合他们的方式,让制度真正能为他们接受。年轻的80后是需要关爱和激励的, 但是激励机制也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了解年轻人真正想要的奖励,按需鼓励以激发这些年轻人工作的斗志和热情。

诸如,80A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激励,如奖励一些奖金等;而80B可能更倾向精神领域的奖励,如当他们完成一个项目时,你及时、客观的一句表扬就足够了,当进行季度或年度评比时,经过评比发一个荣誉证书则比给他们100元钱效果好。游戏巨头盛大公司的激励系统设计,采取了“点数法”体系激励员工,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成绩将化为点数,积累到一定分数就会自动升级。事实证明,对于80B和90后来讲,是不错的激励方式。

其实,不仅招聘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和群体特征,总体来讲,公司应适应年轻人的特点,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并且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活动,或有意义的项目来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活。

结语

整体来讲,对于80后行为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如果“一刀切”,只会扼杀了新生代,于社会于生活在当今的人们都无益。世界有容乃大,求同存异、因势利导是个好原则!注意具体的细分,也许你认为这样那样的区分不科学的地方,笔者也不反对,只不过任何新生事物,我们都需要去尝试去研究,也许这就是创新。

70后、50后、60后与80后一样,都年轻过,都困惑过,都经历了人生曲折,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创造了属于自己历史时期的成就,我们坚信80后也会如此,所以,无论怎样,80后都是值得我们喝彩的一代!为80后喝彩之余,希望能分享一句话,只有学会接纳,人才会更加进步。

79
173
0
15

相关资讯

  1. 1、慧聪网郭江:没有B2B哪来的中国制造?3715
  2. 2、京东集团CEO风来了猪摔死得更快2368
  3. 3、电商跃入无人零售新风口:靠技术抢流量5072
  4. 4、品牌商数字化时代的渠道分销策略变革3607
  5. 5、亚马逊中国开启欧洲馆磨刀霍霍备战双111277
  6. 6、果联科技天使轮融资1000万半年交易额破亿2521
  7. 7、金豆云旅游切入B2B挖掘旅游市场“金矿”4400
  8. 8、造品牌不如买品牌?中企的海外并购之路3479
  9. 9、CEO涉4亿走私案被捕走秀网称业务一切正常3766
  10. 10、B2C成相机网购核心渠道京东份额已占一半19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