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定义一下“屌丝”,流行的说法是和“高帅富”相对的“矮矬穷”。我在这里,想把屌丝定义成一个中性词,不加道德判断。我用它来描述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出生在中小型城市或农村的普通收入家庭,受过基本的高等教育(包括高职、大专,非重点大学),是城市的外来打工者,收入中等。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剔除掉5%的高帅富和5%的矮矬穷,他们是正态分布的绝大多数。年龄在25岁至35岁,性别不限。
其实说白了,屌丝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青年,也是很多人曾经生活状态的一种概括。本文假借这个当下流行的“名相”,是要凸显这一群体的困顿。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屌丝们都在少年时期受过“中国梦”的蛊惑,老师和书本告诉他们“肩上挑起中国的未来”。如今,他们遍布中国的各个城市,辛苦谋生,他们的生活轨迹可以是一面镜子,照出不堪一击的梦幻泡影。
讲一个身边屌丝男的故事,他今年30多岁了,来自河南农村。大专毕业后在北京打工十多年了,工资持续在3000-4000元。未婚,无女友,想要找一个和他同样情况的女性结婚。老家给他安排的相亲对象都被他一一回绝了。目前在北京基本月光,几乎无储蓄,梦想着在北京买房定居。
再来看一个女屌丝:她今年28岁,出生在抚顺市,大学毕业后在大连工作6年,工资3000元,月光无储蓄。去年结婚,老公家资殷实,有一份月入过万的工作,已经买房生子。
在家人的眼中,以上两位都是有为青年,至少通过读书向上流动,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但是真正扎根城市是艰难和渺茫的。一纸大学文凭,无法保证他们在大城市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一份优厚的工作,甚至无法保证他们有工作。而另一方面,工资的上涨跟不上房价和物价的上涨,让他们靠自己的能力置业定居的想法落空。当然比较以上两位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鲜明的差别:尽管两人的教育、工作背景相同,但是女屌丝却实现了定居城市的梦想,靠的是“嫁的好”。当知识改变命运的通道受阻之后,靠婚姻一跃而上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中国的性别观念当中,对嫁入豪门有着根深蒂固的包容甚至鼓励。不幸的是,男屌丝缺乏如法炮制的机会。
我的同事最近写了一篇《有害的励志》博文,说明了选秀所传递的“坚持就能实现梦想”对中下层青年的戕害。在我看来,充斥荧屏和网络的平民选秀和相亲节目的风靡,正在说明一个事实:中国中下层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已经基本淤塞。真正参与选秀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广大的屌丝观众来说,这些节目成为一种变相的慰藉:男屌丝可以一朝咸鱼翻身,拿下白富美;女屌丝可以收服高帅富。尽管现实残酷,至少他们可以从失败者身上看到,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和生活搏斗。继续留在城市,或许还会有希望,直到年华流逝,转头成空。
每年7、8月是传统租房旺季,今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打工潮、毕业潮、开学潮“三潮”叠加,今年8月,住房租金价格同比上涨4.4%,连续44个月上涨。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就业、失业的屌丝群体在不断扩大,他们在大城市中的生存困境也不断加剧,进退两难。一面是城市的保障房体系主要照顾本市户籍人士,另一面是原籍地的城市化进程缓慢,无法提供满意的就业机会。如果体制不及时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屌丝被残酷的现实激醒,发现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一场幻梦。
到时,他们将何去何从?未来的社会,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