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各个行当的待遇可是不太一样,看起来差不多的工作,技术含量相差无几的职位,薪水上的差异却特别的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又该如何选择?搞懂了这些,让职场中的你身价猛涨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来了。
老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干什么工作最赚钱,如何让自己赚的更多,本来就是所有人都避不开也跳不过的一个问题,那今天我将从行业、企业、职业以及不同周期如何选择这几个方面来聊一聊关于薪酬这个话题。
一、行业链
前不久媒体报道过一件事,说阿里巴巴给毕业生开了一个月8k的月薪,同学们突然间就炸锅了,很多人都认为,阿里的这个薪资是在侮辱他们,认为自己的人格和钱包都被侮辱了。这时很多传统行业的人表示不服气,认为我都毕业10年了工资也没达到这个水平。这个事件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声音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现象,即不同行业间均是存在薪酬差距的,所以大家在选择一个职业时,首先应该考虑行业问题,其次要考虑企业,最后再来看这个职业。
相信大家以前上学时都听过食物链这个概念,简单说来就是由最低级的真菌细菌往上层层递进,最终占据顶层的动物能够获取最多的资源最大的能量。在我们社会不同的行业之间其实也存在这样一个链条。
当大家谈论起什么工作最赚钱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认为金融行业比较赚钱,那随着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的发展,也有的人觉得这个行业很赚钱。反过来当大家谈论什么工作最不赚钱时,大家又都会一致认为农业不是特别赚钱。不管是农民还是金融家,同样都是在工作,而且农民伯伯们所付出的辛苦并不亚于金融从业者,可不同行业之间的最终薪酬为何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抛开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不谈,其实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谁离钱近,谁赚钱多。
我们先以农业和工业这两个行业来举例。众所周知,农民想赚钱,首先要有一块地,这是最基础的投入,然后春天要播种,浇水施肥,整个过程中还要承受天气等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直到秋天丰收的时候才能完成一个劳动力变现的过程。而工业也很复杂,首先商家要做好产品的设计,然后要找上下游的供应商,还要考虑物流、产品检测的问题,最后还要关心门店销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产品才能最终到达客户手中,完成变现。
现在再来说说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这两个行业主要投入的是什么呢,是人手,主要做什么呢,就是左手把钱拿进来,右手把钱放出去。
从这些不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它的产业链条很长,而且它最终达成的效果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利润转化率。再来看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可以发现他们投入的劳力变现的过程非常短,而且能量损耗也非常低,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能够剩给从业者的钱越多。
所以当大家在面临行业的选择时,想要获得高薪,那建议大家找一个价值链条较短,变现过程较短的行业。
二、企业链
在最近比较火的一本书《从0到1》中有一个观点:在所有的行业中,只有垄断才能获取超额利润。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GE(通用电气)还是杰克韦尔奇执掌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叫做“数一数二原则”,即假设我们的某项产品在特定领域没有做到第一名或者第二名,那这个产品,或者说这个事业部就需要被裁掉。GE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研发能力强大,也具备超大的平台,可为什么这样的公司,仍然要去争夺第一第二的位置?现在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只有做到了行业前端的地位,公司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去搞创新研发,也才有可能留下高端的优秀人才。
就以我们国内的制造业来看,像美的、格力就属于行业内比较领先的企业,分析财报可以发现,他们对于供应商来说是先货后款,对于分销商来说是先款后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出一分钱,就能够保证现金流的运转,所以他们有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来分给员工。同样的行业,如果企业不能做到数一数二的地位,那它在运作的很多环节中就需要先垫付出资本,背负上很重的资源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利润会被削薄,它能拿出付给员工的钱自然也不多。所以当大家在确定了某一行业内选择企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企业在行业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三、周期性
在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除了上述两个关键点之外,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周期性。行业处于怎样的周期?企业处于怎样的周期?
说回开头提到的阿里巴巴的例子,为什么那些同学会认为阿里巴巴的8000块钱的薪资对他们来说还是污辱?如果回到3、4年前,互联网行业的人均薪资也还没有达到现在这样一个水平。但是为什么最近会这么火?我们会看到有他本身行业重组的因素、互联网手持设备的普及、互联网+的政策以及经济大潮的推动,都使它一直处于一个快速的上升过程中,达到现在这样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反过来看房地产行业,现在跨越了黄金十年,处于稳中略有下降的一个时间点。
企业也同样存在一个周期性的问题,面对选择时,你不仅要考虑它在整个的行业里面的排名,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周期。对于任何的企业来讲,我们都可以把它分为初始的开创期,然后到它的高速成长期,之后的话再到平稳期,最后到衰落期。
如果我们选择企业的话,抛开它的行业地位不谈,我们需要让自己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成长期的企业。因为这个时期公司的现金流会比较好,利润也足以支撑你个人生活上的需要。另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也会给你整个职业会带来更多的锻炼。因为企业到达平稳期后,职位就会更固化,如果你想在一个固化职位里面获得更多的成长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位,你想做其他的东西不会有特别多的机会,所以这方面要慎重考虑。
四、职业竞争力
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重新选择行业已经来不及了,重新换企业也有难度有风险,那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职业比较具有竞争力。
现在有一个词叫“地命海心”——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我们身边很多人不管什么行业都在抱怨地命海心,都在表达对薪资的不满,但其实,哪怕是同一行业同一公司的不同岗位,薪资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
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每一个公司都必然存在一个或两个的核心部门。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理论,即: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这里的基本活动就是公司的主干价值链,所以你想获得高薪,就应该尽量让自己往公司的主干价值链上靠。还是说互联网行业,为什么互联网开发人员那么贵?因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是产品,要想通过产品赚钱首先就是要开发,其次还有运营。所以现在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开发、运营,就会获得一个比较高的薪资。
所以当你对你的薪资不满意,觉得自己干的不爽,想要跟老板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清楚,你所处的职位是不是在公司的主干道上?
五、个人能力
现在有人可能会说:那我就是在一个不靠谱的行业一家不靠谱的公司干着一份不靠谱的工作,该怎么办?关于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你整体的这样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甚至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转行可能会消耗的沉没成本等等问题。在此我只谈两点。
1.有个成语叫做“功不唐捐”,就是说你付出的努力总不会白白浪费掉,类似于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某一个行业投入的有效学习时间或者说有效的这种磨练时间,能够达到一万小时的话,那我们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这就像我们古代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出状元,虽然你可能会受到上文中提及的种种因素的制约,但是每个行业都必然存在着一些凤毛麟角的人物,要相信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提升自我才是最有效的获得高薪的方法。
2.假设真的想转行转岗,那推荐大家实行两步走。例如你现在是通信行业的会计,想转到医药行业做记者,那首先你可以先转到医药行业做会计,在你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了解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再考虑去做记者。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如果真的要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你将要为之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这个要考虑清楚。